当前栏目:首页 >> 他山之石
舒城县实施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1-30 14:41 | 稿源:六安市财政局 ]

舒城县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截至11月中旬已全部“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80个贫困村、86个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14个重点扶持村有望突破50万元,贫困发生率由12.44%降至1.12%,实现“县摘帽”“村出列”。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发展合力。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协调推进。以县为单位编制具体到乡镇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绩效考评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建立县乡两级领导联动、帮联包保到乡镇到村机制,推动优势资源、主要力量向村倾斜。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明责加压。

二是突出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严把入口关,高标准选拔1864名村“两委”干部,每村配备一名40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的扶贫专干1-2名后备干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409名,其中14名系跨村任职,65名系优秀机关干部选派,书记、主任一肩挑超过52%。开展村民组长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把1520名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扎实推进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先后对108个软弱涣散村进行整顿,县财政直接投入7000多万元完成358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足额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动态调整村干部报酬,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应买尽买。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输血”质量。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合上级专项资金和党费补助等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391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帮助277个村每村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融资8.7亿元共建成194座总装机容量127.3兆瓦光伏电站,全县80个贫困村实现每村光伏年收益7万元加强对村带头人精准培训,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乡镇对村干部全员培训。先后组织47名村党组织书记到黄山、宣城等地名村挂职60名村党组织书记赴广州碧桂园参观考察,57村党组织书记山东、江浙等先进地区学习培训。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教育超过60%的村干部获得大专文凭。依托456个远教站点,对所有农村党员开展贫技能和致富本领培训。每年年终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兑现奖励资金。鼓励乡镇财政加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投入。

四是拓宽发展路径,增强“造血”功能。整合山林、塘库、老校舍、旧村部等集体资产,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盘活260个村“沉睡”资产挖掘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观光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以“农家乐”为主的餐饮服务业,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0多万元。推行“村党支部+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百企联村”活动为载体,120家企业和138个村结成共建对子,累计增收290多万元。深化“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依托15个产业示范基地,在蔬菜、中药材、瓜果、旅游、劳务等领域组建各类产业党支部(党小组)12个,1500多名农民党员服务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带动4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鼓励村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主经营、发包经营、联合经营等形式,兴办专业市场、标准厂房、商业门面、仓储中心等物业项目,异地购置商品房、门面房等经营性固定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五是打造示范项目,发挥带动效应。注重选树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规模的村,整合省级扶持资金、上级补助资金和县级专项资金等3000多万元,安排110个村作为扶持试点,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90多个,逐步打造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充分发挥专项扶持资金酵母作用,助推产业扶贫、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民生工程项目村全部为所在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是贫困村,8个是美丽乡村,已实施美丽乡村、产业扶贫等项目40个、投入资金2239万元,产生收益285万元。




分享到: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市干部网络管理中心    安庆广播电视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编辑部电话:0556-5346536
Copyright 2017 BBM 皖ICP备05006509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