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10月底,1处大中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3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和300台生物质户用气化炉已提前完成,完成率100%;秸秆还田累计完成150万亩,完成率100%;共发现火点1个,控制在省定8个以内。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年初,省任务下达后,市环保局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召开了全市工作会议,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各县、区分别成立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制定了工作方案,按时序强力推进。
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市环保局联合市农委、市财政局出台了《马鞍山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责任,保障资金,强化问责;各县、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补助政策,加快建设收储场地,培育收储运销主体,拓展秸秆燃料利用领域,为民生工程提供最大支持。
三是严格禁烧管理。实施禁烧网格化管理,强化乡镇(街道)、村、村民组三级管理网格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为禁烧责任主体、村落实、户联防”的禁烧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县、区领导联系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保到村、村干部包保到户机制;县、区与种植大户签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书,专人定点监管。
四是强化工作调度。采取“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督查,定期调度,查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各责任单位制定路线图,倒排时间表,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五是加强跟踪服务。对秸秆固化成型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用电等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所有农作物收获机械配备秸秆粉碎或打捆相关设备;鼓励秸秆编织、畜禽养殖、沼气、食用菌生产等多种秸秆利用方式,各县区环保部门积极联系用户,拓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在工业企业锅炉、燃煤锅炉改造、地板生产等领域利用。组织农技骨干加强对农机手、种植户的培训,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普及。
图为当涂镇建设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