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黄甲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将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引擎、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头戏,切实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组织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以及颁证工作。该镇8个村均组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3453人,量化集体经营性净资产678.3万元,发放股权证书3959本。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村委会已顺利分账运营,目前已有3个村股份合作社账目录入新中大财务管理平台。
大力实施“两闲”盘活利用。对闲置房屋、土地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加以开发流转,党员带头,带动村民按合同约定获得收益分红。汪河村结合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出租闲置农房,黄铺村、杨头村盘活闲置住宅建造茶叶储存冷库,三新村将香菇大棚周边闲置房屋租赁作为仓库。今年以来该镇共盘活宅基地15起,农房60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村民增收40余万元。
统筹整合各类扶持资金投入。按照资金整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资金入股等方式,变“输血”为“造血”,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该镇已实施到村项目3个,中央专项财政资金169万元均已拨付到位;申报到户项目2719个,发放市级衔接资金共计218万元。村集体入股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今年已获项目收益26万元。
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订单农业、股份经营等形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从产业发展“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该镇已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园区8个,引入各类经营主体40家,以劳务务工引导居家就业89户,以订单收购带动农户167户,“四带”主体获得奖补21万余元。(汤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