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范圩村位于桐城市四大万亩圩之一的姜团圩内,毗邻白兔湖,全村总面积约9.6平方公里。近年来,姜范圩村坚持“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理念,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锻造过硬村班子、强化资源整合力度,坚持产业带动、加强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谱出新篇。
党建引领打造队伍,激活乡村振兴“组织力”。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姜范圩村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激励班子成员担当作为,压实党员干部责任。不断规范完善村级工作、财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划定清楚,所有村情民事有着落有回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引领盘活资源,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盘活水面资源。该村有一处520亩的水面,原先传统养殖收益不高。村党总支对水面进行重新发包,年增收14.05万元。2020年初将因引江济淮工程耽搁形成的100亩荒滩改造为养殖水面,对外招标,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5万元;流转土地资源。该村党总支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种植莲藕,流转500亩土地,村集体获得2万元承包金,村民获得18万元承包金;扎实推行“三变改革”,村集体成立了湖畔鱼米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经营主体+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公司与各农户、经营主体签订协议,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17万元,农户每年29万元收益分红;兴建扶贫车间。获市财政133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在梅墩组兴建650平方米扶贫车间及停车场项目,对莲藕等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党建引领优势产业,搭建乡村振兴“快车道”。该村结合地域特点,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情况,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是做强种植业。村湖塘堰库众多,水域广阔,积极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发展莲藕特色产业,目前大户种植莲藕面积达600亩。今年莲藕长势很好,产量将达100万斤,鲜藕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上海、苏州等地,预计今年莲藕收入达到250万元。二是提升养殖业。引导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党员、村民兵营长吴国本带头参与水面竞标,承包水面400亩,从事水产养殖,每年上缴村集体10万元,解决本村农民就业50余人,带动每户创收2万元。三是探索旅游业。在500亩食用莲藕基础上,建设观赏莲基地100亩,同时对梅墩组主干道一侧长700米,宽2米的排水沟进行除草清淤,种上荷花,与莲藕基地相互映衬,形成荷花观光带,吸引了众多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拍摄。在荷花莲藕深加工上做文章,生产荷叶茶、莲心茶、藕粉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同时结合周边莲藕基地、观赏花海,发展集餐饮、休闲垂钓、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旅产业,形成联动效应,打造三产融合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画出乡村振兴“同心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凝聚合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突出抓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拆除废弃建筑物9处,清理垃圾285吨,安装路灯71盏,新修水泥路8.6公里。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力量。利用村民说事室,推进移风易俗。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群众变被动为主动,形成干群共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乡村环境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