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大观区海口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下村入户上门走访,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事项,全力落实重大民生工程项目。第一时间成立专班、制定方案、压实责任,各部门精心组织、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全镇民生工程开花结果。
定目标,促开工,工程推进有动力。海口镇全面落实省市区民生工程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镇党委、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制定实施16项民生工程,分管部门细化工作举措,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各项工程扎实推进。继续实施出生缺陷防治,使免费婚检率稳定在85%左右;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路长制”运行机制,预计完成4.9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实施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为316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患者提供药费补助;大力促进就业创业,设立购买公益性岗位8个;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年计划改厕600户,现已完成过半。为满足群众需要,新增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2项民生工程。调整智慧医疗项目、文化惠民以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6项民生工程,以更好适应新发展要求。
建机制,抓帮扶,服务群众有保障。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制度保障。海口镇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着力构建高效、便民、务实的服务体系。推行成立红领工作站,明确工作站的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建立完善会议调度制度、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共建共治共享制度、扩权赋能减负制度、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考核评议制度等工作机制。由区级领导干部驻点工作站,上下联动,缩短问题反馈周期,提升问题办理时效,更好推动工作进展。每月召开红领工作站调度会,建立问题调度台账,总结本月解决问题事项,梳理制定下月工作计划,促使常态化服务群众得到制度和平台的保障。今年以来,涉及百姓关切的三段台区线改矛盾、林场环境改善、自来水安装、水田沟渠堵塞、退捕渔民就业、堵口复堤等问题的解决,获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学党史,增信念,为民办事有着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历程。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当坚持的信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口镇广大党员干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3月5日学雷锋日,南埂村红领工作站携手镇中心卫生院对特扶家庭和留守老人开展志愿帮扶服务。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实打实为群众解决困难,海口镇红领工作站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每月召开调度会,找准问题症结所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倾心聚力把问题解决好,做到有反馈有落实,真正解决群众需求。培文村红领工作站自去年成立以来,始终把解决群众难题摆在工作的第一位,协调解决道路硬化、失地农民保障、污水处理、堤坝加固等各类问题。群众无小事,点滴暖民心。南埂村堤角影响群众出行难问题一直困扰当地村民,海口镇联合区住建交通局成立工作队,商讨解决方案,保障落实到位,方便群众出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民生工程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海口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