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泽武,是桐城市青草镇铜锣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铜锣村位于桐城市青草镇西北边陲,西部与潜山市交界,北边与唐湾镇毗邻,全村国土面积18.42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民组,750户,总人口2680人。曾经的铜锣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4%,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典型的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无特色产业的“三无”村。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借助脱贫攻坚政策东风,经过全村干群同心努力,实现了村摘帽、户脱贫。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变成了有名的先进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由2014年的“空壳村”提升到2020年的30万元,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铜锣村巨大的变化背后离不开我们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工作队奋力带领铜锣村实现整体脱贫,2021年依然扛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大旗,在踏入小康后,我与队里2名同志经常探讨要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认为首先要增强全体村民对乡村振兴的认识,锤炼乡村振兴本领,凝聚发展共识。其次是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打好乡村旅游与特色种养殖业“组合拳”。
加强学习,凝聚乡村振兴共识。驻村工作队组织召开村级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镇村干部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铜锣村山区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进行专题调研,梳理发展思路,对接相关部门,做好2021年拟实施的到村振兴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带领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入浅出的讲解《安庆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选》,提炼好经验,学习好做法。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走融合发展之路。铜锣村山林面积达2.1万亩,最高海拔为530米,山林面积大、地形条件复杂是铜锣基本的村情。我们结合铜锣村地形区位优势,选准产业带头人,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和茶叶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领头羊+建立生态养殖基地”的方式,通过务工形式提升村民收入水平的发展思路。华桂祥曾是一名贫困户,我们将他推选为“领头羊”倌,在镇、村级领导的悉心关心和工作队的指导下,创办了土岭生态养殖场,2016年养殖场顺利建成并开始投入经营,经过滚动发展,目前生态养殖场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550余平方米,现存栏量山羊300多只,年出栏200只左右,实现年纯利润10多万元,“多亏了村里帮助华桂祥发展成为领头羊倌,让我们一年又多了5000元的务工收益。”甩掉贫困户帽子的村民姚尚国高兴地同我们说道。该养殖场目前已经解决6人就业,辐射带动52户农户参与羊养殖行业经营。铜锣村共选育致富带头人5人,茶产业、牛羊养殖产业实现种养技术和销售资源共享,走上了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特色产业项目1个,养殖场7个,茶叶基地3个。
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促农民增收致富。铜锣村旅游资源丰富,三道岩风景区就座落在村内,是景区的北大门。工作队通过发挥铜锣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阳春三月,三道岩风景区春日风光无限,周边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铜锣村的乡村文化舞台,嘹亮的红歌飘荡在山谷里,引得游客驻足观望。农家乐里土灶烧得火热,锅中香味四溢,高山蔬菜、本村牛羊肉,特色农家菜,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更能体会绿色乡村低碳生活。村子里的农家乐生意红火,也红火了铜锣村老百姓的日子。
今日,走进青草镇铜锣村,山间流水潺潺,花香四溢,村组道路干净整洁。村口邱庄茶园嫩芽勃发,长势喜人,茶农和茶企已经忙碌起来了,采摘、杀青、加工、销售……好一片忙碌的制茶景象。三道岩瀑布飞舞的玉带、山间烂漫的杜鹃正向游人招手。党群同心共同奏响铜锣序曲,铜锣人迈向乡村振兴大道的步伐即坚定又自信。(铜锣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方泽武口述 崔梅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