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太湖县百里镇大竹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鲁明。2017年4月,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徽局选派到大竹村工作。三年来,我不敢忘记职责与使命,扑下身子用心工作,围绕工作目标,因地制宜谋发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身心投入扶贫事业,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太湖县百里镇大竹村是太湖县西北边陲的一个偏僻山村,距离太湖县城约100公里,且全是山路,交通十分不便。2014年,全村1830人中,贫困人口就有548人,占全村总人口近30%,全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理思路、做规划,树立明确工作目标。到村伊始,我认真学习扶贫领域的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白天与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和贫困群众的所思所盼, 晚上回到村部,继续研究探讨工作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大竹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大竹村2017-2020三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三年规划》),确立了大竹村未来三年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规划出台以后,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村严格按照《三年规划》设定的目标步骤,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
抓班子、带队伍,打造一支做事团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针对党员带头作用不明显,村“两委”工作条理性、规范性不强的现状,带领村“两委”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统一思想、提高觉悟,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发展年轻同志加入党组织,深入参与和指导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党员选进班子。建立多项工作制度,提升村级班子执行力、号召力。
抓产业、带发展,走出一条致富道路。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我们在《三年规划》中设置的主要目标之一。2017年我们组织合作社,分别流转土地50亩,种植黄山贡菊和瓜蒌,邀请安农大、安徽省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防治病虫害,提高种植技术。注册“百里香”商标,提高市场竞争力,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纯收入10元左右,带动20余户贫困户增收。带领大竹村发展特色养殖业,依托养牛传统优势,养殖大别山小黄牛。2018年12月,大竹村荣获国家“一村一品”大别山黄牛养殖示范村。争取政策和资金,为村集体规模化养殖打下基础。目前村集体黄牛存栏100余头,一座存栏3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正已建成。为不断拓宽村集体收入打下基础,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大竹村还建设了300kw光伏电站,每年光伏发电收入约30万元。
搞基建、为民生,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在村工作中,我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三年来,我带领村“两委”维修当家塘9口,便民桥3座,拓宽了村内主干道,建成了一个省级中心村,为村级主干道安装了路灯,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修建了两个广场和一批公共厕所,并为全村主干道安装了路灯,改造了原来的供水系统,修建了12公里的村组公路,村民生产生活得到巨大改善。
用心工作,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三年来与村民朝夕相处,老乡看见我非常亲热,每到一户,他们倒茶让座,唠个不停,经常送来一些新鲜的蔬菜和土鸡蛋,表达他们感谢之情,这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听到群众和我说心里话,我内心就有种自豪感和成就感。(鲁明口述,朱桃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