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坚持把电教远教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宣传、教育、服务”功能,聚焦“队伍建设、传播矩阵、学用结合”等方面,持续提升远程教育工作质效,让党员教育在基层“遍地开花”。
锻造铁军强根基,构建“全链育才”体系。立体化选拔。坚持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的原则”从机关年轻干部、村“两委”干部、选调生队伍中吸收政治能力过硬、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好、业务熟练的干部担任站点管理员,同时实行AB岗工作制,不断充盈电教远教管理员资源库,目前全县共有远教站点管理员264名。阶梯式培养。通过集中培训、观摩交流、选送学习等多种方式,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业务训练和实践锻炼,全方位全过程提升电教管理员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助推管理员积极履职尽责,发挥作用。2024年,结合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制播能手业务培训暨微党课观摩交流,开展专题培训1次,覆盖19个乡镇共30余人。动态化考核。建立“周提醒、月通报、季巡查、年考核”机制,围绕信息写作、制片策划、日常运维管理等工作进行考评,提升基层干部稿件撰写能力和党建业务专业技能,帮助电教远教队伍力量进一步提升,对表现突出的信息员、站点管理员、制播能手优先推荐参与全省、全市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电教远教队伍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造矩阵拓维度,创新“立体传播”格局。内容创作精品化。坚持从“精准定位选题、精益求精制作、精准发力学用”三方面抓好党员教育电视片制片工作,立足本土特色红色资源、优秀党员事迹以及党建突出成效,对党员电视片严格把关、精细打磨,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拍摄制作微视频《田畴沃野、尽是“丰”景》、微党课《攥拳》《学习身边榜样》等不同类型的电教片,为丰富培训资源注入“源头活水”。传播渠道融合化。构建“1+19+N”“线上+线下”立体式传播矩阵,充分发挥19个乡镇、N个传播端口的作用,线上依托安徽先锋系列平台、怀宁组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聊等多个渠道,为党员推动时事热点、政策理论、先锋动态;线下依托乡镇党校、教育基地等阵地,结合党员冬训春训班、“安徽党员大课堂”“百部精品微党课进基层”等活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加强优质资源学习,提升党性修养。教育形式场景化。结合本地特色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特色产业等优势,将党员教育课堂搬到实训基地、基层一线、生产前沿,创新“实景课堂+VR体验”的教学模式,重点打造怀宁县乡村振兴馆,同时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带领党员赴陈独秀史料馆、邓稼先生平陈列馆、杨兆成烈士墓等场地,通过听取讲解、观看视频、VR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等模式,了解乡村振兴工作。
深化机制促转化,贯通“学用闭环”链条。深化成果运用。把电教远教打造成加强党员教育、服务农民群众的重要载体,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工作重难点,紧盯基层党员群众实际生产生活需求,围绕农业生产、项目经营管理等内容,邀请专家授课指导,推广果蔬种植、对虾养殖等技术,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助推作用发挥。通过发动党员观看电教片等方式,推动党员将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党员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引导1955名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包保网格,强化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汛期时成立19个防汛救灾临时党支部,组建284支党员先锋队,设立302个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汛一线筑起红色堡垒。强化效果追踪。为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为群众解难题、破困局、促发展,结合“双述双评”“承诺践诺”等制度,结合基层一线中文明创建、防汛抗旱、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评选优秀党员,营造激励先进、督促后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党员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