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为破解流动党员“流向掌握难、管理教育难、活动组织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构筑起党员队伍建设“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的工作体系,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教育不脱节、作用好发挥,实现“在党旗下凝聚,在流动中生辉”。
强化三级协同,让流动党员“归家不迷路”。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县委组织部主导、乡镇党委主抓、村(社区)党组织主办工作格局。拉网式摸底排查。县委组织部统一制作《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信息采集表,指导乡镇党委采取“三查一比对”方式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微信沟通、家人联络等方式,掌握流动党员底数、流出位置、流动原因、联系方式等,落实好“一村一表、一镇一册、一县一台账”管理模式,确保流有方向、查有底册、寻有渠道。跟进式建强堡垒。大力开展“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积极与流入地组织部门沟通,依托驻外商会、协会、企业等建立流动党组织39个,覆盖党员364名。挑选有威望、有热情、有能力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5个基层党(工)委同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定期开展党联联建活动,实现阵地共用、活动共办、党员共管。通过县乡支持、党员赞助的方式保障党组织活动经费,实现“有头雁领航、有阵地保障、有经费支持、有活动开展”,强化流动党员异地归属感。保姆式提醒服务。县委组织部统一发放《致全县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乡镇和村(社区)联络员定期主动联系,提醒流动党员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主动参加组织生活。全县向流入地党组织发送协办函5130份,采取“两边对账、两边通气”方式,将流动党员信息精准高效地提供给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我县的外地党员,根据有关信息,主动进行联系,提醒早日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
强化三学联动,让流动党员“高飞不断线”。“线上送学”。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依托,建立“云支部”232个,依托QQ、微信群等媒介,通过定期送学、结对帮学等形式,推送各类学习资料518期,开展云端研讨、交流互动等987次。“线下参学”。结合重要节日、党员“政治生日”等节点,为流动党员寄送学习资料、党员徽章和“政治生日”贺卡等“暖流包”3239个。党支部联络员定期线上联系流动党员和流入地党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收集学习心得、活动照片等形式,持续跟进掌握流动党员线下参学情况。结合赴外开展“双招双引”等契机,为流动党员开展“送学”上门50余次,让流动党员近距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返乡补学”。充分利用国庆、春节等返乡节点,结合“红色影视播放季”“百部精品微党课”进基层活动,依托县内的陈独秀史料馆、邓稼先生平陈列馆等红色阵地开展“同上一堂党课、同看一部影视、同享一次心得”的“三同”研学活动。开设“桑梓课堂”,在流动党员返乡“空窗期”,结合农村党员冬春训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26场次,邀请党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授课,让流动党员“学有所得”。
强化三措并举,让流动党员“有为不逾规”。温情服务唤醒家乡情。坚持“四必联两必访”,即政治生日必联、逢年过节必联、外出返乡必联、改变流向必联、生病住院必访、特殊困难必访,督促党员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了解所忧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腊树镇开展“乡情唤醒”活动,为流动党员寄送黄桃、板鸭、木耳等家乡特产,他们在品尝“家乡味”的同时,也主动担起了“推荐官”,助力家乡销售农产品30余万元。全程教育绷紧纪律弦。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开展“行前谈话”,提醒提升纪法意识、做遵纪守法公民。强化“途中管理”,加强同流入地党组织联系,落实民主评议结果“双向反馈”,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压实“回归教育”主责,返乡后主动参与支部活动,汇报思想。广搭平台共谋发展路。持续开展“为他乡发展作贡献,为家乡崛起争先锋,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为双带”示范创建活动。怀宁驻北京流动党委书记示范带动流动党员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活动,被评为“最美在京流动党员”。围绕“畅叙桑梓情、共谋发展路”等主题,在春节、清明、国庆等重要节点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开展“乡村夜话”387场次,共收集意见建议437条、招商引资线索79条,政策答疑、解决难题125件。(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