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怀宁县

怀宁县:靶向发力育好“头雁”后备力量 厚积乡村全面振兴动能

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坚持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聚焦选苗建库、淬火赋能、激励约束三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

精准选苗建库,充盈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紧盯村“两委”换届目标,广开渠道精心挑选、储备一批政治过硬、致富带富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后备干部队伍。拓宽视野选人。打破身份、职业、经历等界限,注重通过个人自荐、党群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从现有村级干部、党员骨干、高校毕业生、本地种植养殖大户、经商务工返乡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以及致富能手等优秀群体中发现、挖掘好苗子,不断拓宽村(社区)后备力量渠道来源。严格标准选人。坚持政治标准为先,由乡镇党委组织纪检、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对初步人选展开联合审查,对不符合标准的2名人选予以取消资格。同时,成立考察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人选的培养潜力、干事意愿及道德品行展开“精准画像”,确保真正把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工作能力较强的人选挑选出来。着眼需求选人。制定出台《怀宁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推动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围绕干部年龄结构、优势短板、履职成效等开展走访调研,在立足村(社区)实际基础上,科学分析研判,形成“一村一策”,确保选“雁”有方。截至目前,全县各村级后备干部共计542人,实现村均后备干部达2人以上。

多维淬火赋能,打造本领能力提升“成长链”。坚持把事业发展所需、岗位能力所求同后备干部成长规律有机结合,常态化搭建多维平台,帮助提升履职能力。“青雁启航”强基础。把村党组织后备力量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县委党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等阵地,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采取“线下集中培训+线上常态学习”等形式对“头雁”后备力量开展立体式教学,帮助提升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履职本领。“一线墩苗”提战力。结合后备力量专业特长、性格特点以及经验履历,有计划地安排212名后备干部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农村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线跟岗锻炼,先后推荐43名表现优秀的“头雁”预备人选到乡镇信访、拆迁等工作中跟岗锻炼,帮助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师帮带”传经验。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社区)制度,建立“2+1”帮带联系制度,由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业务培养人、1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培养人,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传”“心贴心谈”,传授农村工作经验、解决问题方法、发展产业技能,促其成长成才。

激励约束并重,激发队伍干事创业“动力源”。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保障“头雁”后备力量“行稳致远”。考评管理“精细化”。按照“一人一档、一镇一册、一县一库”原则,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档案,对后备力量参与学习培训、定岗锻炼、表彰处理等情况进行全程纪实。结合党建工作督查、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摸排整顿等工作,组织对后备力量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研判,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激励保障“暖心化”。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选拔机制,对17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根据相关程序推荐优秀的后备干部到村“两委”班子担任相应职务。加大关心关爱,对工作生活存在困难的后备力量,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困难。成长档案“动态化”。坚持“能进能出、严进宽出、良性竞争、动态调整”原则,结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全程纪实档案记录情况,对受到党政纪律处分、工作表现不好、群众认可度不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不适宜作为后备力量进行培养的3名人员,及时调整出库并择优补充到位,推动形成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蒋冬琼)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