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桐城市

桐城市文昌街道:以乡情为“桥” 以服务为“巢”

近年来,桐城市文昌街道坚持将人才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以“乡亲乡建”为主线,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创新构建“乡情纽带+精准服务+长效赋能”工作体系,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归才兴乡:深拓本土人才“蓄水池”。深耕乡情纽带,汇聚归雁合力,利用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抓住在外人才返乡契机,开展“乡贤归巢·共话发展”“暖心走访”等活动,举办乡贤座谈会20余场,覆盖重点企业家、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等群体200余人次,通过政策宣讲、项目推介、恳谈交流等形式,收集发展建议70余条,对接产业合作意向3项,街道领导班子带队走访慰问返乡高层次人才30余人次,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深化校地合作,共育时代新人,文昌街道与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实践平台,后期依托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等多方实践基地,共同探索基层治理与人才培养新模式。建强人才图谱,夯实引育根基,扎实推进第六批人才信息完善工作,累计完善各类人才信息80余条,重复数据比对核实200余条,新增入库高层次人才9人,实现人才信息动态化、精准化管理,为后续政策匹配、服务对接提供数据支撑。

精准服务:构建近悦远来“生态圈”。专员机制暖人心,将街道领导与在外的高层次人才及在桐的专家人才结对,抓实“一人一联、一节一问、一事一帮、一年一会”。对需要申报各类政策项目的人才安排专人对接服务,一站到底。多元场景优配套,为了全方位满足人才的工作与生活需求,联系14家人才服务联盟商家,为辖区人才提供生活消费便利,同时洽谈4家免费为来桐求职人才租住7天的酒店,吸引更多人才来桐就业。打造仙龙湖电商孵化中心人才驿站、苑景书社青年人才驿站,为人才共建交流平台。智慧服务零距离,依托乡贤人才交流微信群,将政策解读、需求对接、活动报名等多模块推送,上半年在线解答人才咨询60余次,实现人才服务“指尖触达、即时响应”,同时根据人才画像,主动向人才推送符合其需求的政策信息,确保人才第一时间获取政策动态。

长效赋能:打造产才融合“强引擎”。搭建活力平台,促进才智碰撞。2025年上半年举办“凝才聚智 展望未来人才座谈会”“才绽乡韵 共绘乡村新画卷”“非遗进社区,人才来开讲”等各类人才活动15场,覆盖人才300余人次。针对辖区内优秀人才在媒体上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针对乡亲乡建项目仙龙湖电商孵化中心,街道三干会单设“名优农产品最佳推介奖”奖项进行表彰,同时,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参与重要项目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强化项目保障,筑牢发展支撑,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成立了由街道党政负责人亲自挂帅的工作专班,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针对锐旭智慧农业二期项目、仙龙湖电商孵化中心二期项目、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等重点项目以及其他重点工作,制定进度统计表,明确包保责任领导参与项目全过程服务,实行周报表、月调度,实时掌握项目建设最新进展,研判分析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各方资源,使各环节高效有序运行,确保工作的落实、进展抓得紧,当好项目建设“服务员”,上半年平台录入落地项目5个,已签约项目3个,储备优质项目线索3条。推动各产业领域“人才抱团”发展,释放融合效能,街道党工委书记积极牵线搭桥,成立文旅人才联盟,联盟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方式,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街道仙龙湖电商孵化中心、桐溪半山缘民宿抱团发展,前端引流,后端承接服务,避免了同质化,环湖精品旅游路线初步成型。(甘金凤)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