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外墙鼓包脱落,网格员精准上报,社区联动各方快速解决“头顶隐患”;一份汇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信息的电子档案,指引社区精准开设“周末五新小课堂”“桐才带童材”公益辅导班……这些都是桐城市龙眠街道沿河社区基层治理新画卷上悄然铺陈的日常图景。
“小网格”精耕细作,织就民生服务“大网络”。该社区网格员们下沉一线,化身移动“探头”,精准捕捉居民身边点滴诉求——从楼道堆物到邻里纠纷,从安全隐患到政策解读,微小诉求皆被敏锐感知、迅速记录、精准上传。昔日居民“跑断腿”的繁琐办事流程,被“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协同所替代。
“大数据”精准赋能,驱动服务供给“及时达”。该社区整合社保、民政、卫健等多源数据,依托文都“e”家平台上的基础信息,并上门走访收集居民意见,为解决群众服务需求精细画像,提供精准服务。针对独居老人较多现状,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志愿者定期探访;打造“五心驿站”活动阵地,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去处;社区老年食堂科学调整食谱,为老人定制健康餐,让便民服务更贴心。
“心服务”温暖抵达,治理入微诠释“真情怀”。该社区深知,在精准识别问题之后,更需以耐心、细致、共情之举去化解矛盾、抚平褶皱。小到巷子里的路灯不亮,大到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等,一件件群众诉求的解决,都是社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一位曾因家庭变故陷入困境的居民在社区持续帮扶下走出低谷,他感慨:“社区工作人员常来找我谈心,帮我找到公益岗位。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份情,暖!”(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