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桐城市

桐城市新渡镇:聚智聚力建机制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今年以来,桐城市渡镇多举措并举持续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

凝聚民智共发力,根治乡村环境脏乱。持续运用好“四说四提升”经验做法,通过“党员说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召开“党员说党”会210余次,“村民说事”会450余次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同时,积极评选主动参与“宜居桐城”行动的“新渡好人”,召开“好人说德”宣讲80余次,形成党员示范、人人参与、齐抓共进的良好局面。让民意、民愿、民智充分参与到“宜居桐城”行动中。

汇聚民力齐筹谋,破解环境治理资金困局。新渡镇创新思路,探索多元共担的可持续推进模式。采取“四个一点”筹资法。按照村民自筹一点、乡友捐助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镇配套一点,鼓励群众、乡友、企业筹资,同时村集体在筹资较多的村民组率先投入人力、物力开展整治,镇级将予以资金配套支持,整治效果较好的村民组所在村,镇级将积极为其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新渡镇整治效果较好的马义组,所在村新安渡村获批2025年安庆市级和美乡村项目。积少成多,累计带动社会及群众自筹资金超过150万元,完成了多个过去“不敢想”的改造项目。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村民参与村庄清洁、绿化养护、设施维护等劳动,均可折算成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抵扣部分有偿服务费用。此举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将有限资金更多用于硬件提升。同时,不拘泥于形式,也鼓励农户利用整治后整洁的空地发展“五小园”经济,开辟特色“微经济”,如今永久村杨元组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艾草,已经产生收益,徐河村、罗潭村等部分村将集体闲置房屋出租,租金收益专项用于环境维护,形成“环境优化—产业增收—反哺环境”的良性循环。

建章立制常赋能,永葆和美乡村魅力。为避免整治成果昙花一现,新渡镇始终在构建常态长效的制度保障方面想办法。门前“三包”责任精准到户。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责任牌上墙公示,落实情况纳入“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四户”工作法帮助到位。重点关注375户“卫生户”,对有行动能力的农户督促整改到位,对无行动能力的农户组织邻里帮助其清理到位。建立“随手拍”督查机制。通过村民监督“随手拍”在村民组群,镇执法大队、农发中心工作人员每日随机到组用水印相机“随手拍”后,记录点位和问题,现场交办,督促加快整改,每周一开展整改回头看,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整治行动不折不扣落实。(程欣怡)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