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桐城市

桐城市范岗镇:强化党员管理赋能“宜居桐城”

近年来,桐城市范岗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将农村党员管理与“宜居桐城”行动深度融合,通过精准化管理激活党员先锋动能,以行动实践检验管理成效。

构建精准化管理体系,筑牢行动组织基础。范岗镇推行“岗位目标+行动任务”双轨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86个党员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3-5名党员牵头,同步承担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职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格。在杨安村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中,针对道路拓宽难题,责任区党员创新“群众议事+现场办公”模式,带领党员骨干挨家挨户算“环境改善账”“长远发展账”,成功协调4户村民让出场地。同时引导村民腾出空间规划建设垃圾分类亭,既为道路拓宽扫清障碍、加速项目推进,又助力村庄环境美化,彰显党员责任与担当。在“南门建设”工作中,范岗社区党员志愿者聚焦无物业小区环境整治痛点,开展“三清三整”专项行动,清理各类垃圾杂物10吨,集中整治偷倒垃圾顽疾点位5处,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志愿者们还通过上门走访,大力宣传“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环境维护。

创新结对共管机制,激活治理内生动力。为破解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难题,范岗镇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双向管理台账,对189名流动党员实施“线上学习+线下服务”双线管理。通过“家乡事”微信群定期推送家乡发展实况,流动党员可在线提出建议、远程参与评议,累计收集意见建议87条。19个村(社区)党支部各配备2名支委联系流动党员,解决其家属在环境整治中的实际困难46件,实现 “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同时推行老党员与年轻干部 “1+1” 传帮带机制,帮助18名年轻干部掌握“六尺巷工作法”。

发挥“五老”经验优势,搭建基层治理桥梁。实施“银龄先锋”工程,选拔95名威望高、身体好的老党员组成“乡贤调解队”“政策宣讲队”,为乡村治理注入温暖坚实的力量。新联村由退休教师、党小组组长、乡贤能人组成的“五老”调解团队,创新运用“递茶安座、倒茶听诉、品茶析理”三步工作法,巧妙融合《村规民约》与情理法,村民定期在党小组之家议事,有效化解调解纠纷13起,畅通了民意表达和矛盾化解渠道,激发了治理内生动力。新西村根据“五老”自身优势,划分出环境整治组、政策宣传组、关心关爱组等,各小组共参与 26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理村内卫生死角40余处,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宣传,结对帮助23名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实现微心愿,为乡村发展增添暖心活力。

凝聚党群共建合力,彰显先锋担当作为。推行“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三方联动机制,建立 “日巡查、周通报、月评比”制度,形成治理闭环。创新“红黑榜”公示制度,由党员监督小组每月评选10户“清洁示范户”和5户“待改进户”,并进行张榜公示,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激发党群参与热情,樟枫村红瓦屋组党群自发捐资23万余元,用于组内道路硬化和污水管网改造;杨安村通过“党员带头捐、乡贤自愿捐、群众跟着捐”的接力模式,累计捐资78万余元。今年来,全镇19个村(社区)党群捐资投劳共计200万余元。(朱燕)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