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桐城市孔城镇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形成“思想引领力、人才驱动力、组织保障力”三力协同的强劲动能,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抓牢政治建设“定盘星”,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孔城镇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构建“立体式”学习教育体系。通过“线下+线上”双渠道,举办党委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班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专题党课22场,“送学上门”覆盖400余人次,发放学习资料2500余册,实现党员教育“零死角”。针对作风顽疾靶向施治,以黄梅、宿松违规案例为镜鉴,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90余场,编发警示短信2800余条,签订廉洁承诺书350余份。党委班子带头查摆问题16项,村(社区)党组织查摆问题404项,结合“访企入村”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推动晴岚村集体资源争议等4件历史遗留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方家仓”红色教育、党课《船歌》等沉浸式学习,锤炼党性修养;选树表彰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88名优秀党员,营造“学先进、争先锋”的浓厚氛围,让红色基因深植基层沃土。
激活引育留用“活水源”,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紧扣“选优、育强、用活”三大环节,构建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储备46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平均年龄36岁,本科占比达34.8%。创新实施“先锋搭档”计划,选派村“两委”干部与机关青年干部结对30组,通过“田间课堂”“板凳会”等活动培育“泥土味”青年干部60余人次。上半年开展11期专题培训、3次外出考察,覆盖500余人次,精准提升镇村干部乡村振兴、经济管理等领域履职能力。乡贤赋能效应凸显,古井村乡贤杨绳和牵头成立红磡生态合作社,筹资整治环境,新建共享菜园12亩、塘口2个及村民广场,发展油茶、脆皮柿子等特色种植500余棵,中药材10亩,沿路打造2500米海桐花景观带,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双赢。截至目前,摸排“乡亲乡建”项目线索10条,落地7个,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驱动力”,夯实组织根基。以组织建设为“经纬线”,构建全覆盖、高效能党建格局。新组建机关、非公和功能型党组织各1个,选派8名非公党建指导员走访企业36家,收集意见8条,指导“三会一课”规范化开展,推动党组织覆盖从“有形”到“有效”。以“书记项目”为突破点,实施“桐派故里·老街新生”IP赋能计划,镇党政班子赴合肥三河古镇取经,推进石家大屋展览馆招商运营,老街社区居委会迁址清源街,激活老街文旅资源。各村因地制宜探索“一村一品”,奏响集体经济发展“交响曲”。南口村西瓜种植实现增收6万元;桐溪、桐溪和清水塘三村“村集体+合作社”托管土地1700亩,预计增收21万元;铁山村白芨种植引入深加工企业,增收10万元;九年村复垦耕地种棉200亩,增收3万元。(朱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