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四个一”为抓手,将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组织保障、网格管理、服务群众、共建发展上持续发力,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竖起“一面旗”,强化基层治理组织保障。社区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是筑牢战斗堡垒的关键。桐城市严格把好社区党组织“领头雁”的政治关口,按照政治素质优、工作作风实、治理能力强等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对24个城市社区工作者开展系统教育培训,科学设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务知识、法律法规、能力作风建设等课程,精准弥补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短板,有效提升其履职尽责、为民服务水平。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不断增强,真正成为引领社区治理的“一面旗”,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支撑。
织密“一张网”,完善红色网格组织体系。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桐城市着力织密织牢基层治理“一张网”。整合各类网格资源,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网格”116个,并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85个,以完善的网格组织体系,彻底打通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使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城市每一个角落。持续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将907名物业人员、退休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人员纳入兼职网格员队伍,进一步延伸社区党建触角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丰富网格力量,拓展治理覆盖面。同时,从严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加强“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和载体,让组织生活从“有形开展”转化为“有效覆盖”,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参与度,激发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基层治理凝聚了强大向心力,使网格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重要平台。
践行“一线法”,推动党员下沉服务群众。桐城市积极健全完善党建联建机制,充分发挥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社区服务实际需求,引导2000余名在职党员深入社区报到,切实做实“资源、需求、项目” 三个清单,形成了党员干部工作在单位、服务进网格、奉献双岗位的良好局面,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和力量,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及时把环境整治、普法宣传、敬老助残等各项工作细化到网格化管理中,使网格内群众感到“组织就在家门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共建“一家亲”,凝聚区域共建发展合力。街道社区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积极对接成员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借助文都e家智慧平台以及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在居民单元楼、电梯口等显眼位置粘贴二维码,广泛收集居民问题建议,并对民情民意进行分类梳理,及时反馈给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问题的高效解决。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区域共治”为理念,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共同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构建起“社区为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