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充分利用县域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传承贯穿于党员教育全过程,以打造红色阵地、开发红色课程、培树红色师资为抓手,扎实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深挖资源禀赋,打造红色阵地。依托市委党史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等部门,举办联席会议,成立红色阵地开发小组,全面摸排“红色家底”。目前,已挖掘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机构旧址17处、纪念地4处、烈士墓19处,接待参观人数超10万,打造红色教育多点“加油站”。秉持用精用活红色资源理念,推出“一点多线全面”的红色教育阵地集群,挖掘中共孔城支部旧址、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遗址等多处阵地,打造3条精品红色研学路线,实现红色资源广覆盖。为高标准实现红色阵地再造,创新规划教育载体,整治周边环境,配套乡镇党校、餐厅宿舍等硬件设施,让红色家底历久弥新。目前,以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为核心,打造蒋潭村乡村干部实训基地,成功入选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
紧扣地域特色,开发红色课程。充分挖掘戴长春饭店、欧家岭起义遗址、方家仓等红色故事,提炼红色内涵,摄制《无声的忠诚》《烽火范家岗 奋力新时代》《星火燎原》等红色微党课作品,党员学习率达100%,实现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情感体验。发挥黄梅戏、桐城歌、快板等地域文化优势,创新红色教育表现形式,探索编排展演黄梅戏《风雪欧家岭》、现代黄梅戏音乐剧《圆梦金河湾》,让红色故事与传统艺术“活化重现”,推动红色教育浸润人心。以市委党校师资为基础,整合基层党(工)委力量,收集整理有关革命历史回忆录、任务传记等红色文献,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桐城地方大事记》《红色桐城》《峥嵘岁月》等地方纸质版书籍。
培树红色师资,筑牢文化堡垒。广泛吸纳各类红色宣讲人才,组建由市委党校、党史专家、退役军人等组成的红色宣讲队伍,依托乡镇党校、党小组之家、红色读报社等阵地,定期开展“党课开讲啦”等活动。举办“青声讲解团”培训,引导在基层一线的青年干部,将黄甲农会、大独山战斗、牌门口战斗等红色故事与党员教育工作联系起来,培育一批勤思考、善表达的青年红色讲解员。积极组织村(社区)“两委”、“五老”人员、典型榜样等各类红色先锋力量,采取“专家授课+观摩评比+座谈交流”形式,培育一批接地气、能力强的宣讲团队。2024年,全市累计开展分众化、多形式的红色宣讲活动200余场,充分发挥党员教育战线“生力军”作用。(许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