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黄甲镇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深挖特色产业、创新激励机制等举措,探索出一条山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桐城市黄甲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集体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构建党组织引领、村“两委”牵头、合作社带动、公司和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四议两公开”机制,村党组织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增收路径,并组织党员带头参与项目实施。各村党组织通过标准化厂房建设、茶农协议签订等方式,推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利益共享。同时,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选拔11名后备干部到村任职,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14名,并组织村干部在信访、人居环境整治等关键岗位锻炼,切实提高能力素质。
产业驱动,带动就业活力。立足山区资源禀赋,黄甲镇以“茶菌双链”为核心打造特色产业体系。一方面,推动“桐城小花”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标准化茶园,提升茶叶品质与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大力打造食用菌产业,成立食用菌产业协会,统筹8个村抱团发展,建设飞地产业园。2024年,食用菌产业园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周边60余人就业,两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00万元,收益达100万元。
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围绕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根据基层减负要求制定《黄甲镇2024年度村级目标绩效考核细则》,让村干部“干什么”项目化、清单化、可量化、可考评,同时建立“基础报酬+绩效奖励+集体经济发展激励奖励”的结构化薪酬制度,将村干部绩效与集体经济发展挂钩,2025年累计发放集体经济发展激励绩效24万元,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