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桐城市

桐城市: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

近年来,桐城市将六尺巷蕴含的“和谐礼让”精神融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创新形成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先后获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强党建,筑牢基层治理保障。健全组织体系。桐城市委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常委会会议每年两次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等18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推进解决症结瓶颈问题。市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每年从市管党费中安排约100万元城市党建专项经费,每年设定使用主题,去年用于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今年和明年将主要用于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成立市基层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基层党建及网格化管理推动落实、督查考核,同步设立街道网格中心和社区对应机构,牵头区域内城市综合治理。推动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住建等23个部门纳入“大联勤”,及时联动办理基层治理各类事件。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吸收市直职能部门、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推行物业服务企业和社区“两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中心户”三级组织网络体系,成立网格(小区)党支部190余个,选聘单元长1372人,推动党组织活动“进楼入户”。

提效能,打造最优治理平台。突出网格化管理。目前城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共划分3个街道网格、24个社区网格、116个责任网格;智慧乡村在新渡、范岗两镇试点,划分2个镇级网格、39个村级网格、199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300-500户,实现党建、管理、服务一张网格全覆盖。城区每个责任网格确定1名专职网格员,明确信息采集更新、日常网格巡查、社区事务协管、民情民意联络四项职责。将9大类、32小类、90项城市管理问题纳入网格综合管理,在城市主次道路、商圈集贸市场、居民小区等设立网格巡查点539个。镇村网格由村“两委”担任网格员,承担网格巡查等责任。网格化运行以来,全市累计上报事件40万余件,办结率达99.3%。

破难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抓住不同小区分类治理这一有效方法。根据小区的类型不同,精准抓住居民业主的核心诉求,在发力重点上有所突出。在成熟的商业小区,在抓好三位一体的议事协商机制的基础上,大力推动“5+N小区事务综合调处”品牌发挥实效。通过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以及业主代表常态化地联系服务群众,及时掌握居民的急切诉求,同时运用多年来联动联勤形成的良好机制,快速组织相关的职能部门下沉小区直接面对群众。山水龙城社区碧林湾小区的下水道因设计不合理,化粪池高于小区路面,造成每年夏天小区部分区域污水横流,恶臭难闻。供水公司的解决方案要求改建污水管网和重修化粪设备,代价高达200万元。通过5+N调处机制,住建、城管、规划和供水公司的反复磋商,采取加高部分路面、更改部分规划和加大抽水泵功率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困扰群众的难题,代价低至不到5万元,显示了这一机制的优势。在老旧小区,由于居民多为老人或临时租住的临时工等低收入群体,很难按照正常的物业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我们深入研究一些自治管理较好的小区,按照逐步改善,分层实现的方式,着力打造老旧小区治理“红色小院”模式。即在无物业管理的初期,通过建强小区的党组织,发挥党员和热心群众作用,引导全体居民通过便民设施的逐步提升、小区环境的逐渐美化、公共资源的逐步开发、议事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小区文化的共同营造来实现小区的有效服务。(刘佳)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