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桐城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瞄准“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大力实施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常态化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问题导向,项目谋划“切实际”。“一盘棋”统筹。聚焦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主题主线,印发《关于在全市推行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的工作方案》,按照市、镇(街道)、村(社区)每年不少于1个项目的标准,分级制定项目预期目标、评价标准和进度计划,规范深入调查、集体研究、上报备案、公示公开等流程,确保精准科学立项。“一把手”推进。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市委书记率先垂范,从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入手,亲自领办课题,全力推动课题立项实施。15个镇(街道)党(工)委书记、226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动立项跟进,做到项目申报领办全覆盖。“一体化”研判。按照“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强、能完成”的原则,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解决问题的精准性以及项目成果的实效性进行综合研判,对内容不切合实际、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具体的项目予以退回并要求重新申报。截至目前,全市共确立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242个,涉及小区治理、议事协商、民声呼应、民生服务等11个方面。
强化过程把控,项目推进“亮实招”。项目化管理。结合项目实施背景,编制“书记领办”项目书,每个项目配套申报表、实施方案及制度机制,按月细化阶段任务,推动项目实施往深里延伸、往难里突破。强化项目调度、闭环管理,构建形成“年初定项目-每月巡项目—年底评项目”工作体系,切实将项目做深做细做实。清单式落实。紧扣“定目标、定举措、定责任、定时限”四定要素,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书记、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针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综合运用清单式管理的办法,形成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并确保办结一件、销号一件。目前全市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已完工119个。严督导问效。成立市、镇(街道)两级督导组,通过日常检查、专项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对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的立项、启动、推进及成效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地督查和跟踪督办,不定期到项目一线看实况、到群众家中访实情4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0余条。
强化结果运用,项目转化“出实效”。集中攻坚一批。以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为载体,聚焦基层治理存在的难点堵点、群众关切的共性需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以及年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等,通过书记领办、部门协作、共同化解,全力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并健全完善以“一件事”化解推进“一类事”解决的工作机制。着力选树一批。将“治理成效有没有明显提升、难点问题有没有实质进展、预期计划有没有深入推进”作为检验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的重要标尺,深入开展“一项目一典型”“一项目一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过硬镇街、样板村居。重点宣传一批。推动成果转化与工作创新紧密结合,总结提炼“红芯驿站”“老街坊”“和·邻里”“睦邻之家”等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经验做法。加大先进典型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抓项目、主动抓治理的示范效应,探索打造出更有特色、更有成效、更有亮点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