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桐城市

桐城市:多措并举助力电教远教学用转化促振兴

88746b26a1dbc0193f1cbc2f860e995.jpg

近年来,安徽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双创双争”文件精神,使党员电教远教工作在内容学习教育上有广度、在学用基地培训上有深度、在制度管理保障上有力度,推动党员远程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覆盖,确保远程教育学习有广度。充分依托全市248个远程教育站点,将远教“每月10号固定学习日”与“三会一课”相融合,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所有党员学习全覆盖,利用为民服务微信群、支部党员微信群每日转载学习强国、桐城先锋网、桐城先锋微信等内容,通过群内学习提醒+打卡的方式确保流动党员学有所效,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给他们送去党的最新政策理论,满足党员干部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扩大远教覆盖面。推动党员教育传统手段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由固定场所、集中时间、统一内容向随时、随地、自由学习转变。2023年以来,桐城市共组织各级党员学习60余次,辐射各类群体3万余人。

多模式,推进示范基地培训有深度。积极探索“远教+培训”“站点+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农技”等多种学用模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通过将党员教育、农民技能培训与经济收入增收有机结合,推动学用成果转化。远教示范基地站点播放信息重点围绕技术培训开展,有效提升村民种植技能提升,如木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处理问题,油茶各季节生产管理的要点,群众可以通过远教站点随时学习,循环播放。桐城市白雾尖合作社党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 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建设高山生态茶叶基地和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开辟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平台,推动党建带动和党群互助,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孔城镇古井村菊花双培双带基地种植菊花有15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87人就业,年收入增加近90余万元。桐城市双福家庭农场示范基地采用“基地+农技”的培训模式,多次邀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和安徽省农科院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开展大棚蔬菜、瓜果种植、稻鸭共育等技能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30余场次,参学党员群众达1200余人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企业共同发展壮大,有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强制度,汇聚电教远教保障有力度。安庆桐城市电教中心坚持以科学化、特色化、系统化、共享化、智慧化“五化联动”为重点,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制度体系、内容体系、资源体系、平台体系建设。立足工作实际,科学谋篇布局,将党员电教远教工作纳入镇街考核内容。年初制定电教远教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举措,完善建立党员远程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推进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每月制定详细播放计划,提前制作节目预告单,定期查看电教远教终端设备,并做好查阅播放记录,确保每个站点每月平均播放时间均在4小时以上。在醒目位置上墙公开电教远教终端站点播放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站点管理员职责等“6+1”工作制度。配足配强远教站点管理队伍,明确各镇街选配专人负责,及时将基层党组织中选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群众反映好的村“两委”干部作为远教站点AB岗管理员,定人明责,确保电教远教人员配备到位。常态化开展电教远教业务培训分班次、分门类对“一站双机”使用维护、万村网页更新巡查、先锋网新闻信息撰写等内容开展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持续提高工作人员履职水平。全链条提升远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形成“管理有专人、播放有计划、学用有成果”工作格局。(段金辉 张阮航)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