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焕发新颜,街巷道路平整,楼道灯明亮温暖,分类垃圾桶摆放整洁有序,公共空间清爽宜人……走进安庆市大观区玉琳路街道,一幅因城建精细化治理而绘就的宜居、祥和、富有活力的社区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玉琳路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将城市建设与管理作为基层治理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的成果。近年来,街道巧用“加减乘除”法,着力发挥城建工作在优化空间、完善功能、提升环境、服务民生中的关键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在精准服务中温暖民心,在破解难题中提升品质,奋力答好让居民群众满意的“幸福卷”。
“加”强基建优配套,筑牢宜居生活根基。街道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建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强化规划、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持续为民生福祉做“加法”。加固组织链条,保障项目落地。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与城建项目对接的三级组织架构,依托“社区民情云”动态掌握辖区房屋、设施、环境等基础信息。在推进小区改造、设施维护等具体工作中,发挥“1名网格长+N名党员中心户”工作队伍作用,确保城建任务精准落实到位。加强设施供给,补齐民生短板。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精准落实住房补贴等惠民政策,着力优化“5分钟上学路、15分钟生活圈”的物理空间基础。通过盘活3处闲置办公用房,充分利用物业用房,高标准建成10个集政务服务、生活便民于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并嵌入“四点半课堂”“长者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场景,显著提升了居民家门口的便利性与幸福感。“减”少隐患优环境,提升空间治理效能。街道敢于向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顽疾亮剑,通过专项整治和精细管理,在“减”字上见真章。整治环境乱象,为安全减负。针对“飞线充电”难题,采取“疏堵结合”策略,一方面大力建设集中充电设施,满足居民安全、便捷的充电需求;另一方面联合多方力量加强宣传与执法,根治“空中蜘蛛网”。针对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建立“上报-调度-清运”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专项清理与源头管控,累计清理建筑垃圾112.5方,有效消除卫生死角。推行精细管理,为长效减负。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构建“党建引领宣传-流动巡查督导-桶站规范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围绕党员带头普及分类知识、巡查员动态纠偏、保洁员确保整洁规范,发挥“三员”合力作用。通过完善分类设施、加强宣传引导、推行智慧管理等手段,从源头提升分类实效与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居环境的长效精细化管理减负增能。
“乘”势整合优资源,激发协同治理动能。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有效整合城建领域各方资源与力量,实现治理效能的“乘数效应”。发挥组织优势,联动破解难题。以“红色物业”为抓手,主动联动城管、环卫、公安等部门,针对小区环境卫生、违建拆除、停车管理等难点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推动居民自治组织和物业公司紧密合作,共同规划停车资源,累计新增汽车停车位40余个,统一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和充电区,新增智能充电端口689个,有效解决乱停乱放与充电需求问题。激发居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等平台,引导居民深度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公共空间优化等项目的意见征集与决策监督,已通过民主程序确定并推进房屋外墙脱落维修等3个年度重点民生项目,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城建治理共同体。
“除”去梗阻优机制,强化作风建设保障。街道着力破除城建服务群众过程中的“中梗阻”问题,以高效响应和严实作风保障治理成效。畅通反馈渠道,快速响应诉求。充分发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作用,对涉及道路破损、路灯不亮、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城建类民意反馈,实现问题办理、结果评价全线打通,高效办结“树枝过长影响采光”“楼道灯故障”等群众关切事项,办结率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强化闭环监督,推动问题清仓。街道纪工委聚焦“12345”平台中反映的飞线充电、物业管理不到位等城建领域治理顽疾,通过建立问题清单、跟踪督办、销号管理的闭环监督机制,推动难点问题整改到位、清仓见底,以清风正气和务实作风赢得居民群众对城建工作的信赖与支持。
玉琳路街道通过巧用“加减乘除”法,将城市建设与管理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肌理,算清了空间优化的“精细账”,答好了党建引领下的“城建民生卷”。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化这一工作方法,不断探索以高质量城建工作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更优美、更便捷、更安全的环境中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