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庆经开区老峰镇深耕新时代基层治理“源头化解、多元共治”实践,以强基固本筑牢治理堡垒、以凝心聚力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党组织引领、多主体参与、全维度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组织、优引领 构建“全域覆盖”治理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村(社区)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治理体系,落实镇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的包联机制;吸纳小区物业、社会组织、业委会中的党员加入党支部班子,实现组织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
近年来,老峰镇完成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打造一批党建示范点;持续优化村(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精准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压实“责任闭环”,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以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争先创优”、星级党支部动态调整为重要抓手,不断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聚合力、强动能 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
老峰镇针对治理力量薄弱、群众参与意愿不强等痛点,通过创新载体形式、压实各方责任破解难题。建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动态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推进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工作,从返乡创业者、村民组长、退休村干等群体中选聘专职网格员60余人,在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汇聚基层治理“新生力量”。深化“在职党员履职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引导党员带头示范、争当先锋,累计为群众帮办代办实事超1000余件。组织退休老村干、“五老”人员、“小红帽”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累计参与超500人次。激活群众自治“内生动力”。常态化开展“周三夜访”“吃茶话事”“逢四说事”等活动,完善问题收集、协商议事、分办落实、监督反馈全流程机制,累计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600余件。推行“积分善治”模式,推动群众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参与”,吸引超1000余人参与,进一步提升自治共治效能。
建平台、优服务 升级“互联互融”治理效能
始终将为民造福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把服务做到群众身边。让服务窗口“贴近家门”。14个村(社区)持续完善便民服务终端建设,优化便民服务大厅办事流程,创新推行“三个一”服务:一次性书面告知、一站式服务咨询、一窗口受理办结。此举让群众办事“就近办、高效办、暖心办”,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双向融合让治理触角“延伸指尖”。聚焦区域治理热点、基层治理痛点,积极探索基层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模式。依托便民服务大厅,构建全流程、闭环式的问题处置机制,让治理更高效、响应更及时。让暖心服务“直达心坎”。结合社情民情拓展个性化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群体,常态化联合爱心“365”公益组织开展关爱活动。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切实提升“一老一小”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