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经开区

安庆经开区新桥社区:“吃茶话事+逢四说事”让基层治理飘满“烟火气”

近年来,随着城市东扩,安庆经开区老峰镇新桥社区,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一步踏进“新市民”行列:邻里不再熟识、利益诉求多元、矛盾触点骤增。新桥社区党总支以“吃茶话事”为媒、“逢四说事”为径,把治理议题泡进一壶热茶,让“家长里短”化作“发展大计”,让“烟火气”升腾为“幸福感”。

“吃茶话事”:一杯清茶里的民生答卷

“吃茶话事”不是简单的“聊天喝茶”,而是社区对接群众需求的“议事平台”。每月15日,社区固定开启“茶话会”,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截至目前,“吃茶话事”已收集居民意见40余条,解决率超90%,真正实现“民意在茶桌收集,问题在茶桌解决”。

一壶“齐心茶”,把荒地盘成聚宝盆。每月15日,社区“话事点”准时茶香四溢。党员、乡贤、网格员、居民代表围坐一圈,谈论闲置土地问题。在乡贤的推荐下,将747亩土地,顺利流转;社区股份合作社投资1493万元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已产生收益。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一举突破200万余元。

一杯“和气茶”,让矛盾化在唇齿间。辉煌小区飞线充电屡禁不止,社区请来老党员、乡贤泡上一杯“和气茶”。茶香未散,6处崭新的电瓶车棚拔地而起,安全隐患烟消云散。两年来,“和气茶”累计化解家庭、邻里纠纷2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5%。

一碗“情怀茶”,把爱心煮成365天的温度。爱心“365”公益组织因“情怀茶”而兴,从8人“小圈子”扩容至70多人的“大家庭”,累计发放慰问金5.6万元,帮扶困难群体100余人次,茶越泡越淡,情越煮越浓。

一盏“文艺茶”,让文化润进日子里。黄梅小调、广场舞步轮番上阵;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年年不断。2024年“送戏进万村”专场,一曲《女驸马》唱得掌声雷动;母亲节《双膝跪地喊娘亲》一曲黄梅戏更让孝道在潜移默化中生根。文化浸润之下,社区连续两年“零赴京访”,群众满意度提高。


“逢四说事”:闭环机制里的高效治理

新桥社区“吃茶话事”是“柔性议事”,“逢四说事”则是“刚性响应”。社区建立“每月4日、14日、24日书记接待日”机制,由党总支书记带头,联合社区“两委”、区镇人大代表、物业公司、妇联执委等,或在“吃茶话事点”集中接待,或上门走访倾听诉求,构建“网格发现、分级处置、跟踪反馈”的闭环流程。

辉煌新村小区的路灯修复,天下名筑小区公共区域玻璃破损的安全隐患,“逢四说事”总能快速响应。此前,通过“逢四说事”书记接待日活动,收集居民意见:天下名筑小区雨棚玻璃大面积破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社区党组织组织“两委”第一时间摸底,积极向上级争取8.9万元项目资金,更换钢化玻璃266平方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自“逢四说事”机制推行以来,累计接待来访群众42人次,收集问题43条,已解决38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多元共治 奏响社区“大合唱”

在“吃茶话事+逢四说事”的基础上,新桥社区进一步以文化浸润人心、以共治激活活力,让治理既有“烟火气”,更有“文明味”。

多元共治,涵养治理温度。社区将黄梅戏、孝道文化等融入治理,通过“文艺茶”“节日活动”传递正能量,同时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2024年以来已评选文明家庭4户、道德模范3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居民的自觉行动。从社区干部到人大代表,从乡贤到普通居民,“双机制”让更多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居民主动参与楼道清理、燃气安全宣传等服务,治理从“社区独角戏”变成“全民大合唱”。

新桥社区“吃茶话事+逢四说事”的创新举措,既传承了“枫桥经验”的精髓,又结合城乡结合部社区特点,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治理智慧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桥方案”。2025年,新桥社区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让基层治理的“烟火气”更浓、“民生味”更足,书写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治理新篇。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