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气温攀升,河湖水域成为居民们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然而,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藏危险。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安庆经开区老峰镇以河湖生态治理为契机,构建起“环境整治+安全教育+联防共治”防溺水安全防线,让碧水清波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水”。
生态治理+安全提升 河湖焕新颜 近年来,老峰镇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水域环境综合治理,修复生态护岸,定期开展人工清漂,清理河道内垃圾,昔日的“脏乱差”河湖变身“风景打卡地”。在治理过程中,安全防护被纳入重点工程,过去河道周边杂草丛生,防护设施老旧,常有孩子偷偷下河游泳,居民提心吊胆。如今河道两岸通过种植菖蒲和芦苇,设立280 个警示牌,280套救生设备,形成了“岸绿+人安”的综合防护体系。 沉浸式教育进万家 安全意识入人心 “落水后如何正确漂浮?救生绳结怎么打?”利用防溺水实训课堂,邀请河湖长生动剖析野外水域的复杂危险,如暗流、漩涡、淤泥、水温变化等,演示不慎落水时的自救技巧(如保持镇定、仰漂呼救)等方法,让20余名中小学生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特别强调家庭监护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呼吁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用绘制防溺水手抄报、宣传横幅承诺签名、防溺水知识有奖问答等方式,构建起“家庭+社区”联合的防溺水安全防线。针对留守儿童家庭,网格员上门发放“安全大礼包”,确保防溺水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辖区青少年平安度夏构筑坚实屏障。 “人防+河长” 织密防溺水网络 推出“防溺水宣传进河湖”行动,将安全教育融入生态场景,创新组建“河长+网格员+志愿者”巡查队,每日开展水域安全隐患排查,对重点河段、湖区的防护设施、警示标识进行细致排查,修补更换破损的设施,对野泳、垂钓等危险行为及时劝阻。“河道经过治理后水面看起来很清很浅,但水下地形复杂,大家千万不要下水!”在傍晚的小区门口,志愿者通过真实溺水案例向居民讲解风险。 河湖治理让水域更具魅力,而防溺水意识的提升则让这份美丽更有温度。随着防溺水工作的深入推进,水岸边的欢声笑语与粼粼波光,正谱写着安全与生态交融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