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清则社风正,家道兴则国运昌。”日前,安庆经开区同安社区在辖区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孝善堂”内,举办第十期“传承优良家风 成就幸福人生”公益活动。通过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创新沉浸式活动形式,社区正以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为纽带,推动家风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文明新风在社区肌理中生根发芽。
“焦裕禄教育儿子‘看白戏’是特权思想,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一丝一毫’……这些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传家宝。”在社区党支部微党课现场,主讲人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刻剖析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的内在联系,阐释“家事连国事,家风系党风”的深刻内涵。
社区党委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员教育“必修课”,推行“三亮工程”:亮党员家庭廉洁承诺、亮家规家训牌匾、亮家风建设成效。通过开展 “家风建设主题党日”“红色家书诵读会”等活动,推动优良家风从理论宣讲走向实践落地,让“红色基因”在党员家庭中代代传承。
“真正的家风不在高墙大院,而在三餐四季的温情里。”中国东方礼仪研究院合肥分院院长吴淑娟的讲座,引发居民共鸣。为避免家风建设流于形式,社区党委创新推出“五个一”实践倡议:制定一份个性化家规,让家风有“形”;每月开展一次家庭议事会,让家风有“声”;每季度参与一次公益实践,让家风有“行”;记录一本家风成长日记,让家风有“痕”;每年参与一次社区共建,让家风有“魂”。该倡议被纳入“党建+家风”实践清单,通过党员家庭带头示范、居民小组互学互评机制,形成一家带一片、一片带社区的联动效应。据统计,今年以来,该社区已有127户家庭参与实践,累计开展公益活动43场。
走进孝善堂展厅,“家规严,家风正,国风兴”的标语下,“最美家庭”事迹长廊格外醒目。这些源自居民身边的真实案例,正是社区推行“三联治理法”的生动注脚——通过组织联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业委会)、活动联办(家风讲堂+邻里节+志愿服务)、成果联享(积分兑换+荣誉表彰+经验推广),将家风建设嵌入网格化治理神经末梢。
“孝善堂不仅是家风教育的实践课堂,更是社区治理的协同网络。” 同安社区党委书记马洪介绍,通过打造家风建设“公共空间”,社区已形成“家庭私域—楼栋微单元—社区共同体”三级治理链条。今年以来,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事项同比增长65%,“家风促社风”的治理效能逐步显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今的同安社区,正以家风建设为支点,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家庭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在这里,家风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转化为邻里互助的温情、党员冲锋的担当、代代相传的信仰——当红色基因在家庭血脉中流淌,清廉之风在社区网格中蔓延,基层党建的根基正愈发坚实,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