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安庆经开区老峰镇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14个村(社区)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居民自主组织、参与宣传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老峰的每一个角落。
建立机制 谱写发展“交响曲” 以制度强化约束。针对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创新推行“村级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模式,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14支志愿小分队,建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闭环工作机制,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让“遵规”成为自觉。老峰镇通过“周三夜访”“吃茶话事”“‘逢四说事’书记接待日”广泛征求民意,充分发挥村(居)民议事会、协商议事会等自治平台的作用,采用“群众提、大家议、共同定”的方式,对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将移风易俗与积分制管理相结合。14个村(社区)设立“文明积分超市”,对简办红白事的家庭给予实物奖励,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典型成为示范。老峰镇常态化开展“好婆婆 好媳妇 ”、“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并通过“安庆好人”、“经开区道德标兵”选树活动,大力弘扬身边的先进典型。同时,以“整洁有序习惯好 文明程度大提高”微习惯养成活动为抓手,推动文明行为落地生根。新桥社区组建的“海棠先锋走访组”,由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通过入户走访孤寡老人、残疾家庭等群体,累计解决民生实事31件,服务群众100余人次。 强化宣传 唱响文明“进行曲” 线上线下齐发力。在线上,精心采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宣传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并通过居民微信群广泛转发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同时,各村(社区)的电子屏不间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线下,通过党员、代表会议宣传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着力打造“沉浸式宣传场”,并在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张贴醒目的宣传海报,确保移风易俗宣传全覆盖。 各村(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举办“文明新风进万家”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等为居民讲解移风易俗的政策法规和先进理念,引导居民转变思想观念;开展“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宣传活动,组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开展移风易俗猜灯谜、“移风易俗写春联”等活动,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传统习俗新的时代内涵,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明新风的魅力。 构建网格 奏响文明“前奏曲” 以专班统筹推进。老峰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全镇资源和力量,建立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规范红白事操办。各村(社区)精心推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群众组成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红白理事会计划和制度,明确操办婚事和丧事具体原则,新桥社区红白理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殡葬、婚嫁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 推行“三长”联动机制。300余名小组长、网格长、单元长担任移风易俗监督员,形成覆盖全镇域的监督网络。监督员通过“民情日记”记录、微信群反馈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累计收集到280条意见建议。同时,他们积极劝导红白喜事新办简办,成功劝导52起,劝阻各类宴席28起,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