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经开区

安庆经开区老峰镇:“绣花针”绣出基层治理“幸福图景”

在初夏的晚霞中,老峰镇长山村网格员吴丹丹带着她的民情记录本,敲响了焦屋组焦大爷家的大门。“焦大爷,你好,我是镇里新招聘的网格员吴丹丹,负责您这边的信息登记和问题处理工作。您上次和村委会反映的养老金问题,已经解决了吧?”这样的场景,正是老峰镇推进网格化治理的生动缩影。2025年,该镇新招聘的60名专职网格员全部持证上岗,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服务温暖民心,在14个村(社区)织就了一张精细治理网。


“小网格”里的“大民生”

在长山村水蜜桃种植基地,网格员吴丹丹正开着直播介绍即将上市的水蜜桃。“多亏了网格长帮我宣传蓝莓,现在本地蓝莓刚上市,我家每天能卖100多斤呢。”得益于线上线下双向销售,种植户何大叔喜笑颜开。通过建立“网格+产业”帮扶机制,全镇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年用工超1000人次。在吴屋中心村,老党员吴玉生带着村民把“摇钱树”工程下发的100棵黄桃树栽种在闲置地块,房前屋后桃树林立,第一年就挂了果,带动68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预计户均年增收500元。


“吃茶话事”化解千千结

每月15日前后,新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会飘出幽幽茶香,居民代表围坐一堂,通过“齐心茶”“和气茶”“情怀茶”“文艺茶”四类主题,共同商讨解决居民的急事难事。这里推行的“吃茶话事”和“逢四说事”书记接待日机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五个一”工作法:一杯迎客茶、一本调解账、一支评议队、一份协议书、一次回头看。去年冬天,因车辆停放引发的邻里争执,在“和事佬”志愿者焦士君和社区“五老”人员的调解下,两家人最终在茶香中和解。2024年以来,老峰镇通过“吃茶话事”、“逢四说事”、“周三夜访”等创新形式,累计解决电动车充电难、小区卫生死角清理等民生问题214件,问题解决率94.3%。


产业网格绘就共富图走进长山村的家庭农场,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垂钓、农家乐、实践研学等项目一应俱全,成为长山村的一大亮点。“通过‘网格+家庭农场+农户’”模式,草莓、蓝莓、西瓜、莲蓬、葡萄等特色水果应接不暇,年产鲜果50余吨,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万余元。”村党总支书记吴明月介绍道。

广丰村的“黄桃故事”更令人振奋。强化镇域内资源互补,20余名网格长化身“兴农主播”,把直播间搬到了桃林里。2024年,广丰村黄桃上市1个月内“清空”树上“存货”,实现产销两旺。而新光村的月季产业,已从单一种植发展到精油加工、观光体验等全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从长山村的草莓大棚到新桥社区的议事茶桌,再到新光村的月季“链条”,老峰镇正用“一根针”穿起“千条线”,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老峰经验”。这支活跃在基层一线网格员队伍,已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活跃的“红色细胞”。正如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家礼所言:“网格员就像绣花针,只有针脚够密,才能绣出群众满意的幸福图景。”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