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经开区老峰镇和平村坚持党建引领,紧盯当前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通过健全治理体系、凝聚多元力量、强化为民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健全治理体系,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村党总支—党小组—党员”的党组织架构,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党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巡查,及时上报辖区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同时,积极开展就业、反邪教宣传工作,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移风易俗宣传等,进一步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凝聚多元力量,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结合实际,吸纳老党员、老村干、退役军人等进入网格,引导包村民警、执法人员等力量下沉,推动“单兵作战”向“多方共治”转变。将致富带头人、“五老”、乡贤等群体优势纳入治理体系,开展丰富多元的协商活动,推动民事民议、民办、民管理念落地生根。搭建协商议事平台,依托“周三夜访”,入村组、进楼栋,随机走进居民家中,拉家常、听实情、解心结,收集居民意见,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截至目前,已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0余条,逐步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美好生活的“幸福账单”。
强化为民服务,架设基层治理“连心桥”
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行“积分制”管理,引导村民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改善村容村貌、参与平安建设等活动,实现村民由“跟着走”到“争着干”。建立积分动态管理台账,实行“一事一记录、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公示”,参与积分制管理的群众可凭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物品、享受服务,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信用”带来的“红利”,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提升村民自治活力。广泛听取群众心声,重点关注五保户、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了解群众困难和需求,用“多跑腿”换群众“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