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经开区第六届“道德模范”展示活动在辖区广大干部职工中产生强烈反响,截至1月18日24时,短短7天时间,平台访问量达99309人次,投票总数达39045票,两项数据均创2018年建立“道德模范”评选机制以来的历史新高,而数据背后反映出的是“社会需要好人,好人引领社会”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
厚植“全景”肥沃土壤
2023年,安庆经开区被认定为汽车零部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制造在安徽省“第三极”地位进一步巩固。短短三十余年巨变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农民兄弟“舍家建园”的无怨无悔,是一代又一代建设人挥洒汗水、接续奋斗的激情豪迈,是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一凿一锤”、匠心独运的创造发展……
经开区不缺好人,因为人人都是好人。在这片土壤上,有“助人为乐”典型——安庆市首例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聂健;有“见义勇为”典型——路遇大火挺身而出,火场逆行真英雄的在校学生韩洋,代光银;有“诚实守信”典型——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的王汪保;有“敬业奉献”典型——自学再生稻种植技术,“茶岭镇”牌再生稻大米荣获安徽名优农产品称号,高铁新区走出的农业产业化交易会金奖获得者查显清;有“孝老爱亲”典型——爱人罹患白血病撒手人寰,儿子急性胰腺炎丧失劳动能力,自己又不幸身患宫颈癌却永不言弃,为母则刚,托起整个家庭希望的王玉梅……
他们只是经开区“全景”好人的普通一员,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着肥沃的“全景”好人土壤,为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无限动能。
厚遇“全景”阳光雨露
2018年经开区制定出台《安庆经开区“道德标兵”“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实施方案》,这在制度上对组织推荐、人选公示、确定人选、表彰奖励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截至2023年底,共推报“安庆好人”90人,评选经开区级“道德标兵”142人、“道德模范”48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等不同层级的典型代表“百花齐放”。
经开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充分担当起属地和行业系统等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推荐、评选、管理责任,形成了“学习模范、崇尚模范、关爱模范、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
菱北办事处居民陆春四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脑瘫孩子,2013年当选“中国好人”,他孝老爱亲的事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周边邻居说起陆老这个人,无不竖起称赞的大拇指。面对这些,他说“我只想好好地陪着我的孩子!”
安庆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学生李想2023年获评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他的“一种V型锅盖支架”“旋转挂钩”等多项小发明小制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小发明“电梯楼层选择及开门辅助工具(抗疫用)”荣获安庆市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2022年“安庆最美家庭”——光彩大市场一二三期业委会主任马自显家庭模范带头,率先开展环境整治;志愿防疫,彰显经营业主自治力量;热衷公益致富不忘饮水思源,一家人身上都闪耀着知情至爱的人性最美光芒。
“独臂妈妈”方文英是安庆京环公司的保洁班班长,用一只手臂保洁城市市容,抚育两个女儿成人,而这一干就是15年。
为保障好人民生产生活,各地也是纷纷响应号召“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孙得宝,茶岭镇茶岭村人,2008年其双手患上动脉血栓闭塞症,只有截肢才能保命。2014年截肢了右手,2017年又截肢了左手,失去双手的孙得宝自强不息,感染了众多乡亲,获评当年的“安庆好人”。茶岭镇民政办得知情况后主动为全家申请了B类低保;残联部门为孙德宝申请了残疾人两补,申报了阳光助残基地项目;乡村振兴办对接农商行为其贷款5万元扩大养殖规模;镇政府还为孙德宝购买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山场不通电,供电部门又免费将专用动力线路通上了山。养殖缺乏技术,在镇团委的牵线下,本县规模养殖户对他一对一进行技术帮扶等措施,孙得宝幸福地笑了。
厚礼“全景”满园春色
2019年1月,中兴小学大礼堂高朋满座,暖意融融,经开区首届“弘扬道德模范正能量 争做文明有礼安庆人”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当年评选出来的“安庆好人”“道德模范”“道德标兵”胸配红花,身着盛装,第一次走上舞台。党工委、管委会对获得“安庆好人”“道德标兵”“道德模范”称号的个人发放好人礼遇卡、授予获奖证书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利用镇办、村(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开设专题宣传“安庆好人”“道德模范”等身边好人。积极开展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座谈会、宣讲会等活动共113场次,同安社区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勤俭持家学习交流会;天柱社区邀请“安庆好人”曹双荣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活动;城管局邀请经开区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洋做客讲座;教育局结合班、团、队课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让好人、家风走进寻常百姓家。
擦亮特色品牌,聚焦蝶变效应。菱北办事处连续五年以“点亮微心愿、文明我践诺”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城市文明指数和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截至目前,已举办活动86场次,征集微心愿1350余个、圆梦1350余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安社区的“好家风”志愿服务项目,舒巷社区的“高考”志愿服务项目,尤林社区的“北斗星”志愿服务项目,乌岭社区的“夕阳信使”志愿服务项目……在经开区大地上熠熠生辉。“邻里文化节”现已成为老峰镇家喻户晓的活动品牌,该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4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和完善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小红帽’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情暖夕阳·乐享童龄”等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这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切口虽小,意义深远,作用宏大,体现的是困难群众的切实期盼,解决的是群众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志愿服务项目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一个个“盆景”变成一处处“风景”,让一处处“风景”蝶变成经开区谱写现代化一流开发园区的“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