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聚焦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队伍,发挥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用,组建“头雁讲师团”,开设“头雁讲堂”,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精心选拔储讲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选拔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头雁讲师团”成员,助推党员教育“提鲜增味”。坚持以政治素养好、大局意识强、示范引领强、群众威信高为标准,以荣获省市级以上荣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高、基层治理水平高、产业发展兴旺等为主要指标,首批精心选拔6名村党组织书记为“头雁讲师”。及时发现并挖掘区级优秀党组织书记,做优做强后备“蓄水池”,常态化储备“头雁讲师”后备人才库成员10名,破解带头人队伍“不愿学、不想干、不会说”的建设瓶颈,形成动态补充调整的优良机制,为党员教育师资库建设注入活力。
因地制宜设讲堂。开设实训讲堂。聚焦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等5个方面,立足各乡镇(街道)特色资源优势,先行打造6个“头雁讲堂”实训点,将党员课堂搬进一线,通过书记就地讲、现场教,变“灌输式”说教为“沉浸式”案例教学,用 “现场 + 体验 + 案例” 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目前,6名村书记在实训点开展“头雁讲堂”10余次,培训党员干部700余人次。搭建比试讲堂。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主题,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5场次,组织村书记上台讲述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经验做法,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促进书记跟着书记练,推动各村取长补短,互学共进。创新结对讲堂。摸清全区村级实情,组织开展“头雁讲师”送学上门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派“头雁讲师”与发展后进村、年轻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通过老带新、强带弱,6名“头雁讲师”先后到发展后进村开展“头雁讲堂”6场次,结对帮带15名年轻村党组织书记,推动均衡发展。延伸线上讲堂。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组织开展微视频展播活动,4名“头雁讲师”立足本村实际,通过说支部、说党员,讲发展、讲体会,讲好“振兴的故事”,通过融媒矩阵在全区进行展播,示范带动其他支部书记讲述支部故事5期,实现“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
深化管理促成效。注重课程内容。坚持把“头雁讲堂”作为党校理论课堂的生动实践,着眼全区改革发展重难点工作,从提高村(社区)书记履职能力出发,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重点实用内容,认真研究设计课程,统筹推出以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四类“头雁讲堂”,确保课程有质量有效果。提升教学水平。强化“头雁讲师”培育,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及乡镇(街道)联合开展“头雁讲师”技能提升行动,通过党校跟班观摩、上台评审、外出交流等形式,提升“头雁讲师”授课水平,确保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有实效。强化总结评估。注重对“头雁讲堂”的过程管控,实时跟踪了解学员对“头雁讲堂”的点评反馈,对反馈较好的讲师优先安排讲堂,帮助反馈较差的讲师找出原因,改进方法,切实提升实效。注重挖掘并总结提炼“头雁讲堂”的经验,做好推广及宣传,对举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逐一加以研究解决,着力将“头雁讲堂”打造成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把“身边人”“身边事”“接地气”的典型素材转化为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