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立足年轻干部成长需要,系统优化成长路径,通过“精准赋能、跟踪培养、实战锤炼”三向发力,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年轻干部队伍。
精准赋能,构建系统培养体系。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区委党校主阵地作用,紧密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等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领域,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今年以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专题能力提升班等5期,邀请27名区级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及职能部门业务骨干授课,累计培训优秀年轻干部160余人次,有效夯实理论基础与专业能力。深化党性锤炼。深入挖掘利用本地丰富红色教育资源,组织新入职及新提拔干部赴“两邓故居”“吴振鹏烈士生平陈列馆”“安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党员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128人次。创新载体形式,依托“安徽先锋”“安徽党员大课堂”“宜秀先锋”系列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研讨,确保思想教育不断线,引导年轻干部系紧系牢廉洁从政、担当作为的“第一粒扣子”。拓宽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着力提升前瞻思维、系统观念、改革创新、应急处突、群众工作等能力。选派15名年轻干部赴南京、上海等先发地区,开展1-3个月体悟实训。学员深入当地园区、社区、企业一线,参与基层治理、产业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撰写调研报告15篇,提出可操作建议30余条,切实推动“他山之石”转化为破解本地发展难题的实效举措。
跟踪培养,完善动态管理机制。精准识别优秀苗子。 将识别融入日常管理,结合年度考核、日常调研、谈心谈话、重点工作督查、急难险重任务考察等17次,重点考察干部在乡村振兴、防汛抗旱、信访化解、项目攻坚等一线的表现。建立专项台账,动态更新。2025年以来,提拔一线表现突出的年轻科级干部26人。加强人才梯队储备。 统筹年度考核、党建述职、民主测评、组织推荐等渠道,分层分类建立“年轻干部人才库”。近年储备优秀年轻副科级干部60名、科员级干部65名。落实导师帮带制度。 实施“成长导师”计划,为28名新入职、新提拔及潜力干部匹配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导师(区领导、部门负责人、科室带头人、优秀书记等)。通过“师带徒”“老带新”“一带一”等方式,在思想、业务、作风等方面进行指导。建立定期谈心、任务交办、成效评估机制,缩短适应期,加速成长。
实战锤炼,搭建长效成长平台。强化多岗位实践锻炼。 实施“上挂提能+下派墩苗”计划。2023年以来,选派43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驻村点、信访窗口、招商一线、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文明创建等重要岗位进行不少于1年的实践锻炼。通过交任务、压担子,提升驾驭复杂局面、推动落实、群众工作能力。突出关键岗位历练。 围绕区委“建设‘六大宜秀’、实现‘五大跨越’”目标,大胆选用 16名素质好、专业强、敢担当的年轻干部,直接放到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城市更新、信访积案化解、营商环境优化等关键岗位担任骨干或负责人,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树立实干实绩导向。 健全一线考察识别和常态化选拔机制。对在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急难险重、社会治理等一线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破除论资排辈,及时提拔重用。2025年提拔的26人中,21人具有一线扎实经历。对不适应、不胜任、不担当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调整岗位或退出后备库,畅通“下”的渠道,激发干事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