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今年来,安庆市宜秀区认真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聚焦目标任务,立足区情及党员队伍现状,持续拓宽教育培训模式,组织实施分层联训、分片共训、分类组训、分题施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分层联训,提升培训覆盖率。按照“应训尽训、全面覆盖”的要求,建立“区级示范培训、部门重点培训、基层兜底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统筹制定年度培训安排,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培训,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有形有效全覆盖。健全“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基层党组织抓落实”的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坚持抓机关带行业,构建社会工作部、卫健委、区直机关工委等行业部门共同参与、联动联训工作格局,分期分块举办专题培训。今年来,举办区级培训15期、兜底培训10期、行业培训4期,培训党员780余人次。
分片共训,提升培训融合度。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同、需求匹配、规模适当”的原则,结合资源、发展、队伍等差异化特点,将8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平台)划为4个联合片区,2至3个单位组建为一个片区,片区内街道轮流举办党员大课堂等活动,探索实行集中共学、领导带学、专家导学、党员互学的学习形式,推动乡镇街道间资源联动、师资融合、课程共研、经验互享。同时,探索部门与乡镇街道片区式联合培训机制,构建“田园党课”“实训讲堂”等培训模式,组织开展党课下基层、送教上门等活动,打造微党课、典型事迹片等线上课堂,打破区域、镇域、村域隔阂,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培训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分类组训,提升培训针对性。围绕基层培训群体多样化、需求差异化、参与意识弱等难题,分类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形势政策+专业技能”课程体系,设置个性化课程,切实增强教育培训吸引力。针对农村党员,建强用好区委党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等培训阵地,打造“家门口”的党校课堂。实行“点单式”授课,结合党员需求推出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种植养殖技术等课程,通过党员点单、分类组学、课程分设、路线分离,精准满足农村党员培训需求和兴趣。针对在职党员,结合“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支部结对联建等活动,组织机关部门与村(社区)、新兴领域党组织开展联学联建。开设青年党员“知行学堂”,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一线宣讲、经验分享、实践调研、领办实事等活动,推动以学促行。针对流动党员,开设“订单式”课程,建立流动党员“1+N”结对助学机制,由隶属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在职党员干部与流动党员结对子,通过线上群组定期交流,分享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经验,强化归属感和日常教育。
分题施训,提升培训实效性。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挖掘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等特色,打造党性教育基地3处、乡村干部实训基地3处,配套开发微党课、黄梅戏剧等6部微党课,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情景教学课堂,1.1万余人次受训。依托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宜秀党建等微信公众号,积极为基层党员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在本级先锋矩阵开设专题专栏,制作并展播《笃言今犹在 正气化风云》《小菊花大产业 托起乡村振兴梦》等党员教育视频课,打造“移动式课堂”,拓展学习覆盖面。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农业技能等主题,打造现场教学点9个,开设菊花、稻田、院落、企业四个实境课堂,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致富带头人等“轮流上台”互动,让现场变课堂、故事变教材、灌输变互动,打造“开放式课堂”,深化党员干部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