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大龙山镇中心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六尺巷工作法”中“礼让为先、协商共治、依法办事”的理念,以“网格问事知民情、群众议事聚民智、平台监事保民利、支部办事解民忧”为抓手,构建完善闭环治理机制,推动传统智慧在现代社区治理中焕发新活力,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建+机制,夯实治理根基。中心社区党总支牵头制定《“六尺巷工作法”实施方案》,将“协商互让”精神融入治理全流程,明确民生事项须经“征求意见—协商讨论—公开公示”三步走,杜绝“一言堂”。同步建立“党建+网格”机制,实现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进楼栋,筑牢一线治理堡垒。整合党员、“五老”等力量,组建“六尺巷调解队”“网格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明确“书记抓总、支委包片、党员包户”的责任体系,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
网格+问事,精准掌握民情。中心社区科学划分4个网格、13个微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员和楼栋长,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通过张贴“网格服务联系卡”、每日巡查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靠前服务,累计收集群众需求280余条,即时处理隐患150余件,办结率和满意度均超过98%,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议事+协商,凝聚治理合力。中心社区设立“六尺巷议事厅”“楼栋议事角”及线上交流群,搭建多元议事平台,制定规范议事流程,确保民事民议、民策民定。通过“议事—落实—反馈”闭环机制,有效避免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推动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监督+公开,保障群众权益。线上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及时公开重大决策、民生实事和财务收支等内容;线下通过公示栏、居民代表大会、居务监督委员会、纪检监督等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社区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中心社区通过“六尺巷工作法”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成功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燃气“瓶盖管”、矛盾纠纷化解等治理难题,逐步形成“礼让、协商、共治”的良好社区氛围,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