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五横乡以作风建设实效回应群众期盼,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稼先大道跟X023县道交叉口那红绿灯一亮,心里踏实多了!以前这儿车多人杂,十年间出了60多起事故,过马路总捏着把汗,现在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8月初,五横乡居民王大爷站在新装的交通信号灯下,望着有序通行的车辆,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这处路口是五横乡的交通枢纽,人流车流密集却长期未设红绿灯,成了群众念叨最多的“心头堵”。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五横乡以“开门听民意、实干解民忧”为抓手,把群众的“痛点”当“考点”。乡党委将该路口整改列为重点民生事项,班子成员带头蹲点调研3次,召开村民座谈会收集20余条建议,主动对接交管、财政等部门,仅用15天就完成了方案审批、资金落实到设备安装的全流程。5月18日,全乡主干道首个交通信号灯正式启用,红绿交替间,不仅理顺了交通,更暖了群众的心。
民生事无小事,细微处见作风。白林村凤凰河水环境治理项目推进中,村民们发现施工方案里没设计清水台——这可是大伙儿日常洗衣、取水的要紧处。“没清水台,河边湿滑,老人小孩取水太危险!”村民们多次向村点长和村委会反映。村委会立刻与施工方协商,很快敲定增设清水台。可新问题又冒了出来:建好的清水台坡度太陡,别说取水,靠近都怕打滑。“这哪是便民,反倒添了险!”几位村民急得拦住施工队。村委会二话不说,再次牵头召开协调会,盯着施工方重新调整坡度、加装防滑条,直到清水台既实用又安全才罢休。“现在站在台上洗衣、挑水,稳当!”村民李大姐边搓衣服边说。
7月初,虎山村“两委”在凤凰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地调研时发现,村民程某反映:“拦水堰的液压泵坏了,蓄不了水,田里的稻子快渴死了!”村“两委”当天就带着施工队到现场核实,迅速向乡分管领导汇报。第二天一早,施工队就带着新零件赶来维修,村里还临时调了台水泵,帮助种田大户抢浇稻田。7月3日,液压泵站恢复了蓄水功能,看着河水重新漫过堰坝、流进稻田,村民程某攥着村干部的手连说:“这效率,真是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
从点亮一盏红绿灯守护出行安全,到调整清水台坡度保障取水方便,再到抢修液压泵解农田“渴”,五横乡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用一件件“马上就办”的实事,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了实处。这些看似琐碎的整改,不仅化解了民生风险,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而是走到田间地头“解题答卷”,这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最生动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