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宜秀区大龙山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突出“三个聚焦”压茬推进,把各方力量、资源动员整合起来,形成党建共促、产业齐推、治理联管、服务同抓体系,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推动乡风文明、家庭道德品质不断提升,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为乡村振兴赋能。
聚焦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功能“保障力”。党建引领,镇村联动。将党建引领信用社区建设作为推深做实“三抓一增强”和“一抓双促”工程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强社区党组织体系建设,筑牢信用社区建设战斗堡垒。包村入户、解决难题。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建立社区党组织、金融机构定期走访联系村组楼栋网格、普遍走访联系群众机制,组织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密切党群血肉联系。
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乡村振兴“支撑力”。科技赋能,数据驱动。强化信息技术支撑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大数据归集、融合共享和创新应用力度,对信用农户、信用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信用居民户、信用社区、信用商圈等评价对象的自动化、批量化、精确化、智能化画像,形成信用信息报告、信用评级、关联图谱、画像标签等系列信用产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党建引领信用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信息数据基础。市场导向,政策支持。尊重市场规律,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打通生产要素流通堵点,引导更多的人才、知识、技术、资金、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和社区集聚,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系统推进,利民惠民。树立系统观念,加强工作整体性谋划、布局、推进,处理好固本与创新、政府与市场、自主与协同、发展与安全、速度数量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将信用建设有机融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在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发挥信用户的模范示范作用,扎实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标准体系,提升文明新风“生命力”。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政村以及居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区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扩大评价对象覆盖面。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充分结合文明评议结果等信用信息,全面涵盖农户、居民户家庭情况、成员政治面貌、主体资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孝敬老人、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生态文明等文明评议指标,注重提升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建立标准化信用评价流程。按照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评定程序,面向评价对象开展综合信用评价。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特点,区别制定信用评价流程,农户、居民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评价必须经过信息建档、乡镇社区党组织评议、系统初评、公示等流程完成评定。社区的评价必须经过自主申报、乡镇初审、区级复核、社会公示等流程完成评定。弘扬积极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评先评优、征兵、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等与乡风文明及家庭成员道德品质评议结合起来,在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选拔社区干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将乡风文明及家庭成员道德品质评议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同时对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要在惠农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诚实守信。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通过文明评议、强化评议结果运用等方式,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讲信修睦、勤俭持家,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夏耀李 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