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巡堤查险、除草清障、值班值守...他们,一直将责任扛在肩上;他们,退伍不褪色。冲锋在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安广江堤大桥街道防汛一线上续写着军人本色。
60后:让我上
苏岗社区的祁义明是一残疾五保户也是一名退伍老兵,1981年入伍。从上堤的那天起,58岁的他已经在大堤上连续战斗20多天了,手臂和脸颊也都黑了一圈儿。在社区发出“汛”号后,他没有多想跑到社区主动要求参加,只觉得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虽然戎装已解,但军魂犹在、初心未改,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要挺身而出。
70后:带头上
73年出生的庆丰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汪剑鹏不仅是一名退伍老兵,而且是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党员。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忙碌着,从组织人员上堤到防汛物资安排,从巡堤查险到除草清障,再到后勤保障……他样样都不落下。以江堤为家,24小时坚守在防汛一线。他常说:“在汛情面前,党员就要冲在前、作表率,带头守护好这段大堤。”
80后:跟着上
83年太平村的江金龙,当过12年的兵,曾在部队荣获过三等功和优秀士官标兵等荣誉称号。接到“汛”息后,他第一时间带着村里防汛人员一起冲上了一线。巡堤查险是关键,每一次巡堤时,作为巡查长的他都反复提醒着身边的队员,按照江堤防汛查险范围、查险内容、查险频率的要求,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一个风险点、隐患点。“我是一个老兵,也是一名党员,汛情严峻,这里就是我要守护的地方,绝不让步。”江金龙坚定地说。
同样是83年的赵敏是一名2001年入伍的退伍老兵,2008年来到吴嘴社区工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一位非常热心、认真负责的同志。在参加完宜秀区组织的为期12天的民兵训练后立即奔到了防汛一线。从训练场到防汛战场,从训练到实战,他时刻紧绷“责任弦”。在安广江堤25+070-25+920责任段上,赵敏每天都要来回跑好多遍,既要照顾好社区防汛人员吃住、安全问题,又要和他们一起巡堤查险,坚守的这么多天,遇过大雨、熬过黑夜,赵敏负责认真的态度也带动着每一个人,他经常说,“防汛无小事,责任大如天。”
90后:学着上
1997年出生的年轻小伙杨浩,是圣埠社区民兵突击队的队员之一,也在部队当过五年的兵,退伍后在安庆秉风康复医院工作。为了参加防汛,他向单位特地请了20天的假,等到他回去上班的时候,他就让他父亲来替他上堤防汛。20天来,他始终坚守在一线、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但是他总是笑着说:“年轻就是用来奋斗的,我们也要像大人一样,上江堤、护家园,而这场汛情就是对我最大的锻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汛情面前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退役军人,白天或黑夜,晴天亦或雨天,他们都做了一样的选择——守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