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组织部长晒业绩

宜秀区委组织部组织工作三季度调度会材料

今年以来,宜秀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工作部署,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着力抓重点,基层党建见形见效。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全域铺开。第二轮乡风文明评议和信息采集工作全部完成,金融机构总授信9.96亿元、用信2.13亿元,用信主体1237个,建成独具宜秀特色的“一街一路”(七街、朝阳路)党建引领信用示范街路。书记项目全覆盖落效。“稼先精神在故里”项目通过市中期评估,稼先精神党性教育做法被《安徽组工信息》刊用。全区410个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实施率、晾晒率、实效率均达100%。出台“老年助餐”“文明菜市”实施方案,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建成标准化食堂4个,城市、农村社区助餐点36个,完成进度95.24%。完成3个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剩余4个菜市场正在改造中,建设任务超序时进度。“党建+”一体化实施。印发《关于构建“党建+治理+信访”工作体系的行动方案》,全面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确定月形、庆丰等8个村(社区)先行开展,统筹“网格化治理、网格化党建、红哨宜站”和“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等工作一体化推进,成立业主委员会9个、组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10个,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村级集体经济持续高质量。开展“抓乡促村”示范创建行动,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和集体经济发展“双百”计划,9月底,全区已有4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其中15个村(社区)突破100万元。举办乡村振兴培训班、村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擂台比武5场,营造了比学赶超浓厚氛围。非公党建创新推进。今年新纳入平台非公企业138家、社会组织14家。三季度新组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群团组织146个、党组织7个、认证红领54名、第五批党建指导员109名,覆盖非公企业535家、社会组织49家。打造示范街站,建成七街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街和红色驿路先锋驿站,获全省非公办主任观摩一致好评。开展村企结对共建,“金色田园”党建联盟做法被《安徽组工信息》推介。

二是着力明要点,干部队伍全面优化。科学选任。择优选拔10名80后年轻干部担任部门正副职,招录11名经济、城建等紧缺专业公务员。扎实推进同一岗位“选1比3”,2022年以来,提拔重用干部35人,职级晋升45人。扎实推进“一报告两评议”突出问题整改和选人用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认真开展自我检视、专题调研、谈心谈话,查剖问题根源6个,制定整改措施16条。提能墩苗。选调干部参加中央省市培训388人次,举办各类主体班和专题班22期,累计培训970人次。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选派2名副科级干部到乡镇挂职历练,推荐1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到省发改委跟班锻炼,选派3名优秀干部到苏州市相城区企业体悟实训3个月,抽调128名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巡察、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能上能下。贯彻落实《关于“发展退位、干部让位”实施办法(试行)》,对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排名末位、出现负增长或退3位以上的10个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提醒谈话。联动监督。实行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达13家,收集干部监督方面意见建议12条。结合深化“一改两为”制定加强组织监督措施4条。扎实推进八小时以外干部监督,已对拟提拔重用的37名干部开展社区民调,构建组织、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三是着力破难点,人才服务精准务实。“新磁场”引才。出台人才工作要点,举办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SYB)和岗前技能等培训班次8个,培训农技人才50名、培养储备企业人才80名。采集人才信息27230人,在宜人才20986人,新增高层次人才45人。引进技能型、大学生人才856人,推选银辉人才201人,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6个,指导3家企业申报省“特1支计划”和“115”团队项目。“新平台”聚才。新增60万元推进江大科技园(宜秀)科技企业孵化园建设,新建罗岭小辣椒、宇顺小红稻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新增14家,江南大学宜秀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成功挂牌,安鑫体育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启动共建。安庆市乡村振兴学院五横乡培训基地一期投资160万元已完成建设,开展培训2期60人。“新洼地”留才。优化《宜秀区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政策》等人才政策,设立“双生”“双碳”等子基金。开展“夜市招聘”、“菁英学子,才聚安庆”等招聘会51场,达成就业意向1581个。拍摄制作8部人才视频或摄影作品,创新开办“宜企向未来”沙龙2期,组织开展17次乡贤座谈会等活动。

四是着力出亮点,党建引领品牌效应初显。组织生活有质效。广泛征求意见和下发清单,整改问题12个。出台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建立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困难党员等党员分类管理台账,做到“一个不能少”。通过开办“云党课”和定期上门送学等举措,实现“学习无死角”,涌现了“‘岭’你读世界”“微林春”等一批组织生活品牌。干部担当有作为。发放调查问卷967份,开展谈心谈话12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8条,制定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体措施11条,今年以来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领域提拔使用干部12名,占总人数的34.3%。“老有所学”有行动。制定方案建成乡镇(街)老年学校6个,成立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1个,实现60个行政村老年教学点全覆盖,开发胡氏龙灯编扎技艺班、五横书画等特色课程17个,全区已开设班次90个,学员4738名。芭茅巷社区老年大学“12365”办学模式,成为老年教育服务品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党建创新成效不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的一揽子举措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二是人才振兴政策整合不够,推动发展和支撑乡村振兴的力度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二十大召开后,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教育培训。

二是扎实推进组织振兴。开展“抓乡促村”示范创建,落实“两强一增”和集体经济发展十大行动。强化对村干部监督管理,实施“五比三看”提能工程,提升村书记“三抓”能力,开展村级换届“回头看”。

三是系统提升治理质效。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运用好信用建设成果。做实“党建+治理+信访”工作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四事四权”工作法,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着力建好“红哨宜站”,打造“和美宜秀”。推进乡镇(街道)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基层活力。

四是接续深化“全域共进”。落实书记项目管理办法,顶格推进“书记项目”,精耕“稼先精神在故里”党性教育提升工程。抓实“老年助餐”、“文明菜市”书记项目,抓好“老有所学”行动,做好“党建+”文章。实施“党建品牌提升年”活动,推动全领域上新台阶,打造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五是创新推动人才工作。举办高层次人才论坛、高端人才洽谈会,大力招引高层次人才。发挥“人才飞地”效用,选派人才到江南大学宜秀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学习调研。推进江南大学宜秀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平台建设,用好“双碳”“双生”基金。

六是继续锤炼干部队伍。贯彻落实进一步激励担当作为具体措施,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一批表现突出、真抓实干的干部。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提升选人用人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差异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