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组织部长晒业绩

桐城市委组织部组织工作三季度调度会材料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全力服务大局,组织优势发挥明显。把牢思想建设主阵地,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建设的主线,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持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学习教育。始终把迎接和服务“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重中之重,高标准高质量做好代表推荐等有关工作,开展系列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奋战防疫抗旱第一线,先后两次成立临时党支部24个,抽调3批次18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防疫,带动9258名群众志愿参与,完成市域主城区和部分镇的两次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建立“四联四包”抗旱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先锋队26支1100多人参与抗旱,230多名领导干部带头一线抗旱。坚守为民服务最前沿,落实基层党建重点考核信访等工作,建立组织部与信访局定期会商协商制度,抓实重点信访事项督办督查。组建党员调解员队伍,设置“红色信箱”,制定“支部办信清单”,定期召开“群众家书”研判会,推动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落实“老有所学”行动,健全市镇村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新增基层办学点216个。目前有县级老年大学2个,镇街老年学校16个,老年教育基层教学点226个,参与学习人数1.9万余人。将老年助餐、文明菜市行动纳入书记项目,提升改造养老机构食堂29个、新建城市社区老年食堂52个;探索社会化运营,设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推进“文明菜市”行动,6个菜市完成标准化改造。

(二)坚持抓主抓重,重点任务落实见效。推深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授信35.13亿元,放款21.79亿元,贷款余额21.05亿元,信用户享受福利4700余人次、优惠21万余元;推出26项涉农金融产品,开发“刷e贷”“塑料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市级推出7大类22项应用,创新推出“信用+教育”场景,开展信用户享受学前教育摇号红利活动。通过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信息“一口归集”、基层治理“一网覆盖”、场景应用“一码通城”为手段,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信用建设促进社区文明、志愿服务、寻诉接诉的良好格局。做优“书记项目”,实现“书记项目”“书记领办事项”全覆盖,加强分类调度;建立晾晒评比机制,每月评出“红旗项目”和“蜗牛项目”;开展“书记项目云观摩”,广泛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实行季度考核“排位赛”,提升项目实施效果。提效“外联老乡”,建立市镇村分层联系矩阵,落实服务专员制度,解决人才诉求95个;在北上广设立人才工作站;举办“智汇文都·共赢未来”资本高峰论坛,签约产业项目7个;筹办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新建六尺巷院士楼、院士科创园;设立桐城籍院士在桐创新创业专项资金。

(三)持续攻坚破难,重难点课题破解有力。在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方面,完善政治素质档案,优化考核负面清单,改进谈话方式,运用巡察、审计等多方面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在加强人才精准服务方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新交付人才公寓523套;成立人才服务联盟,设立线下服务网点,为人才及其亲属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惠服务;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出台院士十条、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等政策。在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面,成立了快递、外卖送餐等4个行业党委;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开发“暖新桐行”APP,设服务点72个,“小哥食堂”13家、“停车驿角”24处,形成“8分钟党群服务圈”;开展“社区书记接待日--小哥有话说”活动,23家社会组织入驻红色驿站,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组建23支“红色骑手”义工队,融入基层治理。在提升党的组织生活质效方面,加强智慧党建网上巡查,建立督促提醒机制。开展优秀组织生活案例评比展播。制定流动党员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强党员分类管理。

(四)聚焦整体提升,基础工作齐头并进。干部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全市35岁以下年轻干部比选,即将进入考察环节;选派5名市直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挂任班子成员。组织今年新录用的101名公务员开展为期5天的培训,邀请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党校和中科大相关领导、教授为学员授课。党建质量巩固提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以“五有五专”为导向,建立五档动态管理体系,根据工作年限和工作实绩对应不同的薪酬待遇,首次评定101人;每季度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擂台赛和文都村社书记论坛;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评选的硬性指标,兑现2021年度集体经济奖励报酬40.9万元;截至9月底,3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突破50万元,同比增长26.9%;15个中央、省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全部完成主体建设,且4个项目已产生收益20万元;建立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实行“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建立文都e家“寻诉e桐办”平台,构建“e桐办”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推行“红领”认证制度,首批发证45人。大力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全市136个小区物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建立业主委员会70个,34个正在建立,成立小区党支部36个。人才工作创新发展,设立人才扶持资金,成立人才基金;升级人才管家服务平台,开发上线人才码、人才地图,推动人才事项一网通办;推进人才“一件事”改革,设立人才专窗,整合服务事项,开通人才专线;优化资金“一支笔”审批,实现134笔人才奖补资金共计472.77万元直达快兑。

(五)着眼现实需求,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优化试点工作,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四事四权”全域试点,落实落细“1233”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一条主线”、突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两个重心”、抓牢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三个关键”、实施红色先锋、乡村善治、赋能增效“三大工程”】;组织村党组织书记交流基层治理工作经验;邀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阜阳市白行社区老闫书记来桐授课,在先锋平台开设基层治理“好声音”专栏,宣传推介各地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扎实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经开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强化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提促”活动,坚持周例会学习,组织“组工春训”,开设“组工讲堂”。定期轮岗交流,建立“传帮带”制度。及时改选机关党支部和工会,打造党员活动室、组工读书室、党建文化廊,培育组工文化。在组织系统定期开展“周五组工桐期声”活动,组织评选10名“最美组工”。深化数字组工,投用“智慧编制”系统,更新干部综合信息系统,推进村(社)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在杭州举办组工干部数字党建培训班。桐城经开区跻身全省智慧党建第二批试点园区,并与杭州市萧山经开区杭州湾信息港党委就园区发展和非公党建工作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前三季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主要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改观不快、方法不多;“外联老乡”有效打法不够多、不够精准;干部结构不够合理,队伍老化问题较突出;各领域示范品牌培育力度不足等。第四季度我们将严格倒排工期、全力抢抓进度,加压冲刺、一体推进,确保全年工作完美收官。一是把握关键点,贯彻落实好“二十大”精神。扎实抓好“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高标准组织党员轮训,使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完成保本点,确保刚性任务到位。扎实推进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进全省第一方阵,信用村建设授信、放款实现再突破。加强党群服务阵地、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党建工作水平。坚持“发展退位、干部让位”,出台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措施办法。办好桐中120周年校庆等重大人才活动,推进院士文化长廊、院士楼、院士科创园建设,高标准建设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社区、高能级人才平台。三是找准薄弱点,全力补齐工作短板。对照全年工作要求全面梳理盘点,分析短板,精准施策。按照省委巡视组对兄弟县组织部门巡视反馈问题,严格对照整改,做好迎接本轮巡视准备。全力抓好本次调度会指出的落后指标攻坚,确保圆满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四是树好创新点,力争工作锦上添花。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一委两中心一改革”试点。持续推进数字组工建设,推动组织工作数字化改革见行见效。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