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大观区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揭榜领题”工作推进情况
(一)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方面。开展专题调研,采用个别谈话及网络问卷等形式,谋划考准考实的方法路径。紧扣中心工作,组织5个考察组赴区直单位、乡镇街道实地走访,会同纪检、信访部门梳理干部处分案件、信访事项,深度了解干部政治素质。结合区管班子及区管干部年度考核,试点政治素质专项考察。
(二)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面。注重有形有效。成立快递物流、外卖2个行业党委,新增2家新业态领域党支部。培育“物流先锋、通达天下”等党建品牌。突出作用发挥。实施新就业群体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快递装卸工技能大赛”“大观最美外卖员”等活动。设立“同心防疫”志愿服务点,组建4支“安安先锋”志愿服务队。强化联系服务。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新业态重点企业制度,深化“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建设36个“爱心驿站”、2个楼宇驿站。
二、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引领,提升党建工作效能。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开设网络专栏,挖掘一线党员先进事迹,组织迎接党的二十大庆祝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开展“‘一改两为’支部/党员见行动”主题信息征集、“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朗诵竞赛、集体宣誓等活动。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围绕区委书记“‘红色引擎’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立“蹲点领办”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机制。加强常态化调度,全区531个党组织认领全覆盖。开展“项目书记抓 党建大家谈”“优秀书记项目展播”等宣传活动。推进党建引领信用社区建设。做好评级公示,全区A级以上信用户超过60%。对接农商行、徽商银行等,授信用信数量稳步提升,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购物消费、通讯交通、休闲娱乐等信用应用场景。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实1551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党建,深化“红领工作站”“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抓好非公党建“两个覆盖”。实施“单独组建行动计划”,新增7家非公单独组建党支部、1家联合党支部。新入库社会组织数增幅、已入库社会组织数占比均居全市前列。提升信息宣传水平。制定“全员办信息”工作机制,安徽组工信息单条采用1篇,综合采用2篇,安庆组工信息单条采用7篇。共产党员手机报、安徽先锋手机报刊用我区信息。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网宣员队伍,报送有效链接56条。
(二)突出活力,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今年以来提拔重用35岁及以下干部20人,占比55.6%,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实践历练,选派22名干部到乡村振兴、双招双引、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锻炼。开展“青年干部每月谈”活动,组织谈话11人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定激励引导和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具体措施。加大对“老黄牛型”科级干部关心力度。制定“发展退位、干部让位”实施意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做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街道体制改革工作,构建相适应的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建立街道“五办两中心”架构。制定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和配合事项职责边界清单。
(三)做优生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强化常态联系。举办4期“菱湖茶话”座谈会,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切实为人才解难纾困。建立知名专家、企业家名录,收录重点联系服务人才17人。优化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人才公寓73套。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新增区级科技特派员9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与省农科院、安庆师范大学合作建设2个科技特派团。抓好人才引育。招引3个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推荐2个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和1家省级众创空间。推动辖区2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抓好人才信息采集,累计达2万余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统筹兼顾存在不足。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进展不平衡,作用发挥有差异。二是攻坚克难有所欠缺。招才引智短板突出,在重要人才工作指标上盯得不紧、不牢。三是工作质效有待提升。干部培养选拔体系不够完备,系统性、前瞻性不足。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把握重点。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总结宣传组织工作新成就和党员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切实营造良好氛围。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举办专题培训班,落实“墩苗·助长”计划,做好年轻干部赴外体悟实训、政企实践锻炼选派工作。
(二)攻坚难点。持续做好“揭榜领题”。制定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评办法,探索建立快递物流业党建工作绩效评价制度。补齐招才引智短板。组织开展抓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评议,建立综合性人才驿站。
(三)贯通堵点。落实改进工作作风要求。制定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措施,用好“党建+信访”等机制。落实基层党建改革举措。做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党建引领信用社区建设的“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