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宿松县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揭榜领题破难。
集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合力。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基本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召开专题推进会3次,制定“1+1+N”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清单20余条。成立县快递行业党委和外卖送餐行业党委,组建3个行业党支部。广泛开展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四亮”活动,13个“红色驿站”建设初步完成并投入使用。畅通“发展退位、干部让位”渠道。制定“发展退位、干部让位”操作细则,通过日常监测、季度考评、年度对标等方式,对乡镇、县直部门、县经开区分别设置10项、9项、3项考核指标,确定“发展退位”的11种具体情形和“干部让位”的4种方式,实现评判标准上可量化、可操作。释放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红利。加大对“老黄牛型”科干和副职的关心关爱,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激励。今年以来,晋升1-4级主任科员159人,3-4级调研员37人,其中科级以下干部晋升职级37人。目前已完成新一轮公务员职级晋升方案预审,近期将启动推荐考察工作。
二、凝神聚力抓重。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稳妥推进。召开推进会、调度会、金融对接服务会13次,成立15个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选派3名金融机构中层管理人员挂任试点乡镇党委副书记,16名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村官,深入一线开展“背包服务”。创新开发惠民金融产品16种,全县累计授信7.64亿元,用信2.12亿元。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取得实效。严格清单指引、挂图作战、闭环管理,实施书记项目240个、书记领办事项1151个,目前已完成书记项目34个、书记领办事项578个,另有206个书记项目或领办事项取得阶段性成效。村级集体经济实招频出。新组建村级联合党委22个,结成强村带弱村互助对子22个。2022年度中央及省级扶持的16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全部开工,其中5个已完工,并实现收益14.2万元。七一前夕,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18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经验做法在全县推广。非公党建扩面提质。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起底、大组建”专项行动,新入库非公企业22家、社会组织8家,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5家、社会组织党组织2家,超额完成二季度的入库任务和组建任务。干部“大起底大排查”清仓见底。成立工作专班,对2017年以来提拔重用的549名科级干部和252名晋升1-4级主任科员的公务员逐人进行梳理排查,发现考察文书整理、全程纪实不规范等问题79条,并完成整改。高质量完成事业单位人员档案专审工作,扎实开展县直机关借调人员清理,五年服务期内的乡镇公务员全部清理到位。
三、打造品牌求优。
“宿事速办”为民服务。设立10个“宿事速办”社区工作站,建立上下联动、精准服务、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和问题、任务、责任、完成情况“四清单”工作制度,交办政务服务事项44项,已办结33项,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9件,典型经验做法被《安徽日报》推介。“三师服务”为企解难。在全市率先成立“三师”助企工作室,开展惠企政策宣讲20余场,举办涉税涉财涉法业务培训10余次,提供企业咨询2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12个,指导1家企业防范化解上市风险。“党建+信访”成效凸显。制定组织部门推动抓信访、改作风任务分解方案,认真落实重点信访事项常态化联查联办追责机制,对张某华赴省上访事件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2件涉组涉干信访积案全部攻坚化解,全县进京访同比下降75%,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简报专题推介宿松经验做法。
四、强基固本补弱。
养人生态正在形成。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18名县干联系服务54名专家人才。组织企业申报5项省级科创平台建设,引导11家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县政府与3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服务协议。设立单户授信最高500万元的“人才贷”,为企业家人才投资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党员管理严格规范。推行组织生活任务清单化、纪实信息化、巡查定期化、整改及时化“四化”闭环式管理,定期开展线上巡查,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规范执行。常态化组建党员突击队295支,广大党员向“难”而行,解决急难险阻问题1000余个。信息工作稳步提升。进一步完善信息约稿、积分考评、激励奖励机制,提高信息工作在党建考核中的占比。以党建协作区为单位定期召开“诸葛论坛”,开展组工信息业务培训3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深做实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及时举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让大会精神在宿松落地见效、形成实践;二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细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具体办法,加强年轻干部跟踪培养,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是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重点抓好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四是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打通人才流动壁垒,招引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细化人才分类管理,为人才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五是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将巡视反馈的每个问题都作为“必答题”,实行盘点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见底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