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重点工作进展
(一)书记项目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选准项目突破口。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围绕促经济保发展、促服务保质量、促行动改作风等方面,深入调研重难点问题,已申报“书记项目”8个,其中村(社区)书记项目5个;已申报“书记领办事项”38个,确保机关、农村、非公领域全覆盖。二是坚持立项把控,确保项目出实招。组织各基层党委对申报的“书记项目”“书记领办事项”逐一会审评估,重点审查是否直面问题不回避,聚焦难点求突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7个方面,提出审查意见20条,要求重新申报立项8个。三是坚持过程跟踪,推动项目有成效。出台区党工委“书记项目”实施方案,落实专项经费40余万元,明确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定期调度实施进展,按时按质按量推进实施。
项目实施以来,“党建+生态”圈初步建立。更新园区主次干道灯杆旗500余个,在企业周边、主要路口增设展板,利用60余块电子显示屏连续播放党建宣传标语,园区党建氛围进一步增强。“党建+示范”圈加快建设。管委会大楼新设高新区立式标识牌1处、新增党建宣传标语10余处。党群活动中心硬装已经施工完毕,软装设计方案征求区相关部门及企业意见建议10余条,正在逐一修改完善,待确定设计方案后进场施工。泰发能源、普利制药2个非公示范点完成初步设计。“党建+服务圈”形成合力。以企业满意、群众舒心为标准,将组织工作融入到“一改两为”各项举措中,以“流动红旗”、“金牌店小二”评选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树立为企业优环境、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作风导向。
(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一是政策宣传全面铺开。形成乡级点长下沉、村两委推动、信息员入户“三级联动”局面,做到个个都是采集员、个个都是宣传员,形成全员推广良好氛围。发放明白纸千余份,做到家喻户晓。二是信息采集提升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乡风评议工作小组,邀请村中“五老”协助评议,推动数据客观准确、不走过场。三是场景设计做细做实。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对区乡村业务骨干专题培训,同步邀请金融机构入场指导,高起点规划信用超市和产品。
目前,已完成山口镇村464户信用户、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信用主体信息和财产状况采集。
(三)其他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疫情防控。在3月开始的全市核酸检测工作中,党群工作部全员下沉包保村,迅速集结至核酸检测一线,承担起信息录入、物资配送、秩序维护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组织部门责任担当。二是信息宣传。将“会干、会说、会写”作为组工干部必备素质,注重提炼好经验、好做法,促进组织宣传和信息工作争先进位;及时提供组织工作动态信息和经验总结,一季度上报人民网、安庆日报、组工信息、先锋网等各类信息十余篇。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结合高新区山口片开发建设,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断线,充分发挥山口乡渔业、种植业产业优势,督促2021年申报中央资金扶持项目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形成特色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组织工作重难点任务破题-人才精准服务思路及打算
作为党管人才的“牵头抓总”部门,从宏观把控、政策保障、协调作为等方面多点同步发力,构建统一领导、运行有序、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体系。一是落实人才入库管理。不断完善园区人才信息库建设,动态掌握本科以上人才771人,其中博士、副高级以上人才49人,硕士及中级职称以上83人,为全区人才工作夯实基础数据支持。二是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依托龙头企业、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人才引育平台,一季度新引进紧缺人才59人,其中“北化大高分子合成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创新团队1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个。三是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季度组织6家企业8名高层次人才申报省市人才奖补资金 34.035 万元;落实专项资金5万元,完成区级人才驿站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日常沟通交流平台。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推进书记项目实施。推动项目品牌化、精品化,强化程序监督和质量把控,建立项目跟踪推进、督查通报机制,每季度调度推进情况,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
二是强化一线企业服务。针对开发园区特点,建立“一月一调度”机制,定期深入企业、项目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定期召开“党企面对面”益企助企座谈会,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落实“党建+信访”举措。定期对“党建+信访”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部署推动、分析总结,主动倾听和收集各方群众诉求,化解信访隐患,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