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大观区认真对照市委组织部工作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季度工作总结
(一)锐意进取,攻关组织工作重难点任务。针对认领的2项重点任务,分别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方面,破解思路是改进政治素质考察方式方法,用好谈话这一基本手段,定期走下去实地访谈,看表现、看实绩、看担当。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对干部政治表现准确画像。在疫情防控等重大斗争一线,通过实地督查、侧面了解等对干部表现全程纪实。组织开展“青年干部每月谈”活动,通过“一对一”个别谈话深入了解年轻干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面,破解思路是立足现代物流这一我区主导产业,充分挖掘运用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以打造“安安物流园”党建工作阵地为抓手,探索快递物流业党建工作路径。一季度联合市场、税务、交通等职能部门开展专题调研,经摸排,辖区现有物流业企业74家、快递业企业22家,根据党组织建立及运行情况分类建立了台账。
(二)增强效能,推进基层党建改革举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落实情况,聚焦区委书记“‘红色引擎’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立“蹲点领办”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机制,着力破解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做好“书记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召开区级立项评审会,对区管各党(工)委的“书记项目”逐一把关,目前,全区61个党委建制党组织均完成“书记项目”立项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各级举办立项评审会22次。党建引领信用社区建设情况,抓牢信息采集,坚持挂图作战、包片到户、责任到人,已采集信用户2672户,覆盖试点社区80%以上常驻居民。做实文明评议,建立评议小组、审议小组、监督小组相结合的评议监督体系,确保取得实效。注重结果运用,花亭北村社区开展2期信用超市积分兑换活动,滨江苑社区与11家联建单位签约,制定便利就医、信用养老等惠民政策。
(三)补齐短板,扎实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协调安排人才公寓50套。开展存量人才和引才统计,现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3979人,一季度引才39人,上报1个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开展走访慰问,抢抓春节人才返乡契机,先后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双招双引新春座谈会、“菱湖茶话”等活动5场。
(四)完善机制,抓好组织信息宣传工作。制定部机关“全员办信息”工作机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组织系统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实行月通报、季汇总、年总结,形成工作闭环。截止目前,围绕年度重点工作报送组工信息30篇,安徽组工信息单条采用1篇,综合采用1篇,安庆组工信息单条采用3篇。在人民网、学习强国、安徽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党建信息宣传稿件36篇。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进破解重难点问题。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方面,拓展“青年干部每月谈”覆盖面,建立常态化联系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机制,全面了解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干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工作时间内外的真实表现。结合实际探索建立政治素质考察识别体系和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面,抓“两个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非公党建指导员,建立区委非公工委委员直接联系党组织机制,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抓工作保障,改造提升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立“红色驿站”,加大党建经费保障力度。抓作用发挥,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比作为”“暖风行动”等活动,组织评选“安安骑手”,推动党建工作与城市基层治理互融共促。
(二)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深做实党建引领信用社区建设。强化结果运用,指导基层出台可操作性强的守信激励措施,谋划健康体检、爱心超市等应用场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信用大观”浓厚氛围。巩固提升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将“书记项目”进展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四互”检查范围,通过定期督查、随机走访,加强对实施进度、质量情况的跟踪检查、全程监控。
(三)持续抓好人才工作。研究制定新时代人才强区实施意见,成立大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充实人才工作力量,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定期开展“菱湖茶话”座谈会等活动。
(四)持续提升信息宣传水平。结合组织工作年度重点课题调研,推动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挖掘第一手鲜活材料。选拔配备素质高、业务精的年轻干部作为专职信息员。定期组织信息研读会和业务交流会,提高组工干部“会干、会说、会写”的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