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太湖县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进各项组织工作有序开展。
一、顶格推动难点工作破题。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县委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目前已出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活力工程”实施意见》,通过建立“赛马”用人机制,突出“发展退位、干部让位”考核导向,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突出跟踪培养提能力,采取双招双引“外派一批”、体悟实训“培训一批”、选派驻村“挂职一批”、项目一线“历练一批”、服务企业“下沉一批”、跟班学习“上挂一批”等“六个一批”方式,加强年轻干部跟踪培养,力争3年内实现“县直单位领导班子中均配备1名85后班子成员”目标;突出职级激励添动力,建立公务员职级职数“周转池”,每年统筹一定数量的各层次职级职数,用于激励承担职责和任务较重,以及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突出交流轮岗增活力,把在同一岗位任职5年以上领导干部的作为交流重点,按照专业性较强岗位每年10%、行政执法类岗位每年20%、综合管理类岗位每年30%的比例,统筹有序推进单位之间中层干部交流。突出末位惩戒加压力,对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处于全县同类单位末位的,或在全市系统内考核排名处于末位的,原则上一年内不得推荐提拔使用干部或晋升干部职级。对承担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进进度1个季度未达序时进度的给予“蓝牌提醒”,连续2个季度未达序时进度的给予“黄牌警示”,连续3个季度未达序时进度的给予“红牌告诫”并授予“蜗牛奖”。突出社会监督强效力,设立《百姓问政》电视栏目和“5084”广播热线节目,监督、评议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和公信力。关于“提升党的组织生活质效”方面,紧扣让党员参与“动起来”、让组织生活“严起来”、让党建引领“实起来”,坚持问题导向,设计活动载体,力求取得实效。让党员参与“动起来”,就是按照有利于支部活动开展、有利于方便党员参与、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进一步优化调整党组织,着重解决部分农村党支部过大、社区党支部党员层次多、流动党员难集中等问题,把支部划小(农村)、把党员分类(社区)、让党员进群(流动党员)。让组织生活“严起来”,就是创新方式方法、在增强党支部活动吸引力的同时,抓实党组织活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比如,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采取“整建制回炉”“点穴式补课”两种方式,确保了对照检查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党建引领“实起来”,就是把党建工作融入单位职能、服务发展大局、推进中心工作,在“双招双引”、文明创建、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工作中体现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真正做到围绕党建抓发展、抓好党建促发展。
二、聚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抓实信用村建设。坚持民选、民议、民评、民用,推选产生采集员213名,评议员638名、审议员163名,评议小组235个。2家金融机构、16名金融村官全程参与试点工作。在按照“两议两定一公示”“三审三定一公示”流程评审信用户、信用村基础上,再组建金融专班联审,把所有信用主体当做“申贷户”,把好“放贷”前的“预审”关。3个乡镇16个村(社区)中59.5%的农户评为A级以上信用户,10个村(社区)评为A级信用村(社区)(其中3A级2个,2A级8个)。开发“太好贷”系列金融信贷产品,分别授予信用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高30万元、1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最低利率降至3.85%。目前授信523户,授信金额19942.5万元,用信金额9462.3万元。出台商超购物折扣、医疗便捷免押金等8项惠民措施,创办信用积分超市,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抓好“书记项目”实施。召开县管党(工)委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评审会,制定21个党(工)委“书记项目”实施方案。全县基层党组织实施“书记项目”218个,认领“书记领办事项”535项。县委书记领衔的乡村振兴“大学生回乡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今年以来,186个村(社区)公开选聘后备干部355名,平均年龄30.1岁,其中全日制本科学历78名,全日制大专学历193名,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审后上岗锻炼。参照村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做法,对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村“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参照选派驻村干部管理办法,每年由县委组织部会同乡镇党委开展专项考核、评先评优。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保障资金支持实施“大学生回乡工程”,设立专项创业资金,支持后备干部自主创业,提升引领发展能力。村级后备干部比照村“两委”副职标准落实待遇报酬、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岗位,面向连续任职满3年、正常履职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村“两委”成员,以及连续上岗满5年、正常履职的全日制村级后备干部定向考录,畅通晋升渠道。通过书记项目实施,吸引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回村任职,为村级组织储备了源头活水。抓出信息宣传成效。部机关组建3个信息写作小组,每周会商交任务,每月总结亮成绩。注重发挥乡镇组织委员、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村官作用,形成全员写信息氛围。第一季度累计向省市上报组工信息24篇,《安徽组工信息》采用3条(单条1条、综合2条),市级采用3条(单条)。《安徽先锋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刊发各类稿件51篇,被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等国家级媒体采用5篇、《学习强国》采用4篇,3篇网评文章被《人民论坛网》《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采用。
三、统筹推动面上工作进展。在积极做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非公党建、干部人才工作扎实推进。紧扣“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部机关组建6个工作组,21名干部联系19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深入开展“三个助企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调研,制定党组织组建计划。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和县政府组成部门换届圆满完成,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完成2097名公务员考录网上初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配合县委巡察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开展访贤问能、人才慰问、人才座谈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尊才爱才氛围。推行校企合作、定向人才培养举措,在继续办好光华班、中医班的同时,集友、金张、富印等5个定向培养班顺利开班,为首位产业发展储备高技能人才300余人。
下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聚焦争先进位,在干部工作上突出“调优训强”,在基层党建上突出“做实做活”,在人才工作上突出“提质增效”,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全面提高组织工作准度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