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组织部长晒业绩

桐城市委组织部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安庆市委组织部各项要求,严格落实“首题必政治”制度,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各项工作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目标,争创全国基层党建示范市、全省特色人才强县(市)。建立“周碰头、月调度、季观摩”制度,按月通报主要指标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迅即抓好基层党建述职反馈问题整改。紧抓快干,整体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

一是抓住党建这个根本,下好“全盘棋”。做实农村党建。搭建互学互促平台,举办第四届文都村社论坛,组织评选17件“为民办实事”优秀案例。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拟定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的意见和评选首届“担当作为好支书”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市领导“包乡走村入户”制度,排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6个。探索抓党建促“两强一增”新举措,遴选4个村组建强村公司,实现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制定下发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及任务清单,拟定中央、省级扶持项目15个。做好2021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报酬核算和发放,市财政安排65万元奖励资金。强化城市党建。市基层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建设完成,下一步,将充实人员力量,正式坐席办公。发挥现有“文都e家”系统平台优势,积极推进建立“寻诉办”体系,推行“365网格民情日记”,督促社区网格员、在职党员进一步主动倾听和收集群众诉求,一季度,对收集到群众反应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及可持续管理问题”,章周中书记在“市级领导调度日”进行现场办公处理。西苑社区“红色港湾”e家驿站、翻身社区“红色会客厅”投入使用,广泛了解民情民意、化解民忧。评选10名首届“最美网格员”。做强非公党建。以园区党建为重点,开展“党旗下的微创新”项目,助推非公党建提质增效。加强行业党委自身建设,新成立民营医院、民办学校行业党委,推动管党建与管业务相统一。市快递行业党委和群团组织成立运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得到“破冰”。推行“红领”认证制度,已认证高级资质2人、中级资质11人、初级资质34人。抓好其他领域党建。第一时间出台《桐城市“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健全8项工作举措,“党建+信访”工作体系初步构成。组织召开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完善了国有企业党委体制建设。全域推进党建联盟,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村企共建、社区共治、跨区协作等方面组建41个联盟。推进党员队伍分类管理,在青草镇开展农村党员网格化管理试点。

二是抓住干部这个关键,立好“主心骨”。侧重加强年轻队伍建设,结合“学提促”活动,组织全市1004名35周岁以下的干部成立“青年先锋营”,分组编队加强管理,共学共练、互比互促,每月举办1期百名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班,截至目前,已举办3期培训班和1期连长座谈会。

三是抓住人才这个富矿,打造“强磁场”。优化顶层设计。紧盯桐城籍院士等在外优秀人才资源,出台《关于支持桐城籍院士在桐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实施“名士文都”行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健全桐城籍在外人才联络服务体系和机制的通知》等文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进人才“一件事”改革,启动人才集团组建工作。开通人才服务专线,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升级人才服务专网,整合人才服务事项,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产业推进、业务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强化问题导向。对现有流程优化再造,将资金到账时间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一季度审批发放人才政策资金304.16万元,实现人才政策“直达快兑”。针对部分企业“用工荒”问题,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25场,引培高层次人才91人。成立企业用工服务专班,组织636名求职者深入本地重点缺工企业观摩。在华威家具公司开展招聘抖音直播,吸引数千人在线求职问询。深化外联老乡。建立“十个一”联络服务机制,为4000余名在外人才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27位市级领导重点联系110位在外杰出人才。4月3日,举办“智汇文都·共赢未来”资本高峰论坛及嘉宾演讲,聘用10名金融专家为经济发展顾问,近20名与会嘉宾为桐城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现场签约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100.5亿元。着眼小处,向在外乡友邮寄家乡时令美食,为人才父母过生日,举办慰问、走访、座谈等活动200余场。

四是抓住机构编制这个资源,用好“指挥棒”。完善工作机制。印发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规划,制定市委机构编制工作规程。启动“智慧编制”系统建设。加大编制统筹和动态调整力度,做好教育、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计划安排。抓好重点改革。研究制定经开区“三定”规定。学习浙江“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做法,进一步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对机构设置、人员整合、综合执法、赋权减负等进行回头看、打补丁。全面推动经济发达镇改革,高质量完成机构设置、人员竞聘、赋权授印、集中培训等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做好其它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准备。启动“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有序推进经开区“一枚印章管审批”和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省委编办两次来桐调研。

五是抓住工作创新这个引领,按下“快进键”。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在按期完成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全市203个村和3个试点城市社区扎实做好乡风文明评议,平台评定信用户10万余户、信用农业经营主体865个,20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均达信用标准,认定信用村106个。以“文都e家”系统为端口,实现12项民生类信用场景“一码通城”。组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和金融服务团,从农商行选派15名同志挂任镇街金融副书记,所有村和社区均安排金融村官,做好授信和用信指导。目前,我市平台授信13.2亿,用信6.69亿。嬉子湖镇以“裁襟励子”展示馆为基础打造诚信文化园,青草镇建设诚信文化广场,兴元、西苑、碧桂园等社区组建信用商圈联盟,营造出浓厚的诚信氛围。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把实施“书记项目”作为落实落细党建工作重要载体和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增收、乡风文明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等,确定“书记项目”260个,“书记领办事项”1087个,均已完成项目立项、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书记项目”晒评比机制,每月通报进展,季度观摩互比,年度组织优秀项目评比。按照上下联动要求,扎实开展“破解机关党建灯下黑,工作落实推拖糊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桐城市委书记领办项目调度推进,项目引进、重点工程建设均保持较好进展。抓好重难点问题破解攻坚。成立7个工作专班,构建“1+1+N”专班模式,即1个分管领导、1个主办科室、N个专班成员,对7大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针对性攻坚。

六是抓住信息宣传这个手段,提升影响力。一季度在相关论坛和媒体发表网评文章25篇,省级以上媒体刊登组织工作相关稿件61篇。把参阅类信息作为信息撰写主阵地,完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系列问题、县乡换届新进领导班子年轻人“本领恐慌”问题、政治素质考察“泛化”等问题建议类信息的撰写、报送。省级采用2篇,安庆市级采用6篇,桐城采用7篇。形成与市外宣办长效沟通机制,不定期邀请省内主要媒体来桐进行专题采访、宣传。部机关干部每人每周提供至少1篇高质量信息。评选2021年度组工信息工作先进单位3家和先进个人6名,分别给予一定荣誉奖励,进行正向激励。

七是抓住“一改两位”这个主题,提升战斗力。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一改两为”大会精神,推动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深化“学提促”活动,原则上“一周学经济、一周学业务”,邀请经济部门负责人、老组工干部开展专题辅导;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招商企业、重点项目、农村社区及时发现鲜活经验。加强机关党建,打造党员承诺墙,设立组工图书角,建设党建长廊,创建“一科室一品牌”,培育组工文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抽调精兵强将组建14个科干招商组,做好春节后企业用工对接服务;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并落实督导任务。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立机关干部“五联”制度,每人联系一个镇街、一家规上企业、一个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一个重点工程、一个经济基础较弱村(社),为基层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