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民服务温度,碟子塘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创新实践“党建 + 治理 + 服务”模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红色动能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民生温度。
党员管家进单元,筑牢“家门口”红色堡垒。针对小区治理难题,社区党委推动“支部建在小区、力量沉到单元”,将党员代表、居民骨干编入单元网格。围绕小区环境优化、老年设施增补等10余项“问题清单”,搭建“单元议事会”协商平台,推动党员深度参与治理。通过“问题清单”转“履职清单”,让“关键小事”落地见效,以协商民主凝聚基层治理共识,把红色堡垒筑在居民“家门口”。
安全共治强根基,激活“内生性”治理活力。聚焦“九小场所”安全,社区联动消防部门,开展燃气、电动车安全专项排查。党员志愿者与执法人员深入商铺、面馆,细查燃气罐使用、管线铺设隐患,同步开展“手把手”安全操作指导、“面对面”知识宣讲。针对小区“飞线充电”顽疾,社区党委打出“组合拳”:错峰上门劝导,引导居民到社区学习“飞线”危害;牵头铁塔公司,在辖区加装60个充电桩,既解居民充电刚需,又消安全隐患。以“党建 + 安全监管”联动机制,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筑牢居民生活“安全屏障”,以行动践行“人民至上”初心。
红色服务暖民心,织密“零距离”民生纽带。借“第九个残疾预防日”契机,社区联动大观区残联开展“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宣传。党员志愿者身披红马甲,聚焦老年群体,普及跌倒防护、交通事故避险等知识,发放手册并“一对一”答疑。依托党建阵地延伸健康关怀,把服务温度送到群众身边,让党建底色融入民生服务细节 。
碟子塘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以“红色引擎”驱动基层治理创新,把服务精准嵌进居民“心坎”,用实际行动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书写更具温度与质感的民生答卷,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