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江淮,党旗猎猎。走进大观区海口镇镇江村,4.87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村党总支锚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目标,以130名党员为先锋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蹚出一条组织引路、党员示范、群众共富的农旅融合新路子,一幅“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织的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筑牢红色堡垒,锻造振兴“主心骨”。镇江村党总支深入践行“支部建在产业上”理念,构建“1+2+6+N”立体化组织矩阵,1个党总支统揽全局,2个党支部扎根生产一线,6个党小组包片17个自然村,N个党员责任区辐射4700余名村民。通过设立“田园先锋岗”“环境监督哨”,将主题党日开在田间地头,把组织生活会化作环境整治现场会。去年以来,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主题党日活动8次,进一步擦亮了“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
创新服务模式,搭建党群“连心桥”。在“开心农场”党员服务站,磨得发亮的铁锹、锄头构成特殊的展陈——这些见证过土地改革、包产到户的“老物件”,如今成为新时代党员服务群众的“新道具”。党总支创新包联工作机制,支委包联党员、党员包联群众、能人包联产业,利用撂荒土地建成50块“共享菜地”,组织特色蔬菜种植、羊肚菌培育等农技培训7场。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保护江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中学生发动亲人朋友认领环保志愿岗,既守护江豚生存生态,又为游客提供科普讲解。
深耕生态经济,激活共富“新引擎”。村党总支利用“省级江豚迁地保护基地”巧打“生态牌”,做活“土特产”,精心设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50块共享菜地采取“党员托管+市民认领”双轨制,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发挥城郊交通便捷,探索开发乡村咖啡、油菜花火锅、麦田烧烤等特色项目,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和流量。积极对接高崎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到村开展涵盖江豚科普、农耕体验、番鸭孵化等研学活动,党员志愿者化身“田园导师”,全程为游客开展采摘、观光等活动提供服务。
暮春时节的油菜花海虽渐凋谢,但党建沃土培育的希望正在拔节生长。镇江村将持续深化“党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努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镇江村驻村选调生 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