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观区华茂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根本遵循,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融入治理实践,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让党旗在社区一线高高飘扬,让治理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党建引领“加”服务,织密服务网格网
华茂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机制,推动党组织下沉至基层末梢。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红色突击队”,党员队伍承担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职责,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闭环。该社区以“党建联盟”为纽带,联合物业、学校、医院等共建单位,整合资源建成“红色驿站”“老年食堂”等便民服务圈,打造集生活服务、医疗教育于一体的惠民网络。通过构建“支部建在网格上、服务送到心坎里”的治理模式,有效形成“红色响应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难题破解“减”负担,优化治理效能路
社区治理的突破口在于“破题解难”。华茂社区直面老旧小区改造、停车难等民生痛点,以党建引领推动“减负增效”。针对居民办事流程繁琐的问题,社区开设“红色代办”窗口,党员志愿者主动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医保认证、证件办理等上门服务,简化流程、减轻负担。在环境治理中,通过“党员带头拆违建、群众参与清垃圾”行动,拆除私搭乱建、整治卫生死角,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此外,依托“智慧党建”平台,整合诉求反馈渠道,实现“线上问题秒响应、线下服务零距离”,用科技手段为基层治理“减负”,让居民感受到“指尖上的便利”。
多元共治“乘”合力,激活共建新动能
社区治理的升华在于“聚势赋能”。华茂社区以党建联建为引擎,撬动多方资源参与治理。通过搭建“居民议事厅”“小板凳议事会”等平台,鼓励居民代表、社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引入社会组织开设“周末课堂”“老年大学”,填补公共服务空白。同时,培育“红色业委会”“党员志愿服务队”等自治力量,引导热心居民参与治安巡逻、环境监督,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如同“乘法效应”,放大了资源整合的效能,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陈规陋习“除”旧貌,涵养文明新风尚
社区治理的根基在于“育人铸魂”。华茂社区以党建引领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社区新风尚。针对小区内乱扔垃圾等问题,党员志愿者带头制定“文明公约”,联合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日”“邻里守望行动”,通过示范引领消除不文明行为。为化解邻里矛盾,社区以文化纽带拉近居民距离,营造“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氛围。此外,通过设立“党员积分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激励居民争做文明先锋。党建引领下的“除法”,不仅清除了治理中的“顽疾”,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居民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让文明之风吹遍社区每个角落。
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华茂社区将党建引领的红色基因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密码。从强化服务到破解难题,从凝聚合力到涵养新风,社区治理的每一步都紧扣群众需求,彰显了党组织的引领力与凝聚力。下一步,华茂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笔,以民生为本,绘就更加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