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观区宜园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通过“党建+”模式,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从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网格管理三方面,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党建+理论学习,增强社区治理软实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推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安徽先锋”“安庆先锋”公众号、党员微信群等“指尖上教育阵地”推送学习内容。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服务,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
党建+志愿服务,促进社区服务更贴心。围绕辖区居民对人居环境、精神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借助“双报到”党建共建单位,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到网格亮身份、强服务、当先锋,参与平安建设、垃圾分类、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重点关注辖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困难家庭,为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红色维修、义诊理发、暖心调解、热心跑腿等个性化、多样化的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更具温度,更贴民心,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党建+网格管理,构建社区治理新路径。宜园社区划分为11个网格,积极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将志愿者、党员、退休干部等人员纳入管理队伍,形成覆盖全社区的党建工作网络,切实将基层网格化建设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常态化落实网格员入户走访和“敲门行动”制度,了解居民的需求和诉求,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服务,让居民知道“有事找网格”,并主动接受网格内居民咨询和监督。聚焦婚恋情感、家庭邻里等突出矛盾,秉持“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纠纷调解原则,充分调动民警、网格员、楼栋长等力量组成调解团队,妥善解决群众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