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聚焦村(社区)“两委” 换届

新班子引领新气象 新作为开启新局面——宿松县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81ff9e74d223c5d8ded58b90215ad30.png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宿松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安排部署,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注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截止2021年12月10日,全县210个村(社区)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1238名,其中,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812名、村(居)委会委员834名,交叉任职408名,女性350名。20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实现了“一肩挑”。村(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0.68岁,高中及以上学历106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4.7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201名。全县村(社区)“两委”班子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水平进一步提升,整个换届工作平稳有序,风清气正,圆满顺利。

坚持党的领导,压实责任高位推动 

顶格部署,全方位把牢方向。高规格成立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高层次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县委书记领衔开展一线调研,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县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换届有关事项;基层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精心谋划,确保工作压茬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力求换届平稳有序。

县乡联动,全覆盖包保联系。向各基层党(工)委派出换届工作督查指导组,从县直机关抽调132名领导干部,组成22支特派指导员队伍,回乡或到原工作乡镇,协助配合基层党(工)委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稳定思想。建立落实县干“包乡联村”、乡干“包村联片”、村干“包片联户”的“点、线、面”全覆盖包保联系机制。

压实责任,全过程调度督导。各基层党(工)委书记和组织委员分别向县委、县委组织部签订“换届工作责任承诺书”。县换届办针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发出提示提醒函53份;建立健全“一周一汇报、一周一研究、一周一通报”制度;采取定期督导与随机督导、明察督导与暗访督导、实地督导与视频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督导60余次,整改问题30余个。

坚持规范有序,夯实基础打牢功底 

选情提前研判。2020年10月,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组成4个调研小组,深入210个村(社区),开展调研,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情况,征求了意见。今年9月,省换届工作座谈会后,及时召开了政策吹风会,对照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列出10个方面讨论提纲,组织全县基层党(工)委书记座谈,第一时间传达政策、掌握基层关注热点,为县委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问题提前化解。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利用三天时间,分片听取了各基层党(工)委工作汇报,就村(社区)班子结构优化、后备干部选用、矛盾问题化解、选情民情等逐村会诊把脉,精准分析研判,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到了有效应对。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体系,全面落实“24小时盯网制”,从严从细消除各种隐患。

人选提前摸排。综合运用“本地选、上级派、外部引”三项举措。给全县1200余名45岁以下、大专学历的退役军人通一次电话,询问进村意愿;成立工作专班,挨家挨户收集一次民情民意,倾听群众所需所盼;“三顾茅庐”请一批致富能手、种养达人进“两委”班子,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智慧动力”;发一篇“雏雁归巢”倡议书,引导毕业生返乡建功立业。

坚持优中选优,标准严格导向鲜明 

树立了实干导向。对村(社区)“两委”人选实行全覆盖县乡联合考察,对不担当不干事不在状态的村级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同时通过完善“两推一选”“选民登记”、开展入户大走访等深入评估人选公认度,树立了鲜明的选人定人导向。

细化了审查标准。对照“十不选”要求,县换届办制定细化了负面清单联审参考评价表,及时牵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推进资格审查工作。明确的审查标准,使候选人资格审查有理有据、易于操作,有效把住了入口关。

做到了严格把关。在乡镇初审的基础上,21家县直单位对1691名村(社区)“两委”候选人联合审查,县委常委会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逐一“过筛子”,坚决防止有“硬伤”的人选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

坚持挺纪在前,风清气正氛围浓厚

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方位、全覆盖的方式对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进行宣传动员,印发《致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大力宣传村级换届选举有关规定。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严肃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纪律的通知》,从一开始就亮明底线、划出红线。


强化全程监督。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实现换届纪律知晓率达100%,党委与候选人谈话100%,候选人签订纪律承诺书100%,引导形成良好风气。县纪委监委成立3个换届工作风气监督组,跟进掌握村级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确保风清气正。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干扰破坏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行为的通告》,列出11种干扰破坏换届选举的行为,引导党员、群众依法有序参加换届选举。建立严肃换届纪律联动机制和查处换届选举违纪违法问题专办制度,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的信访举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有效护航换届全程。

坚持平稳过渡,上马就干马上就办

“暖心举措”让离任干部“安心退”。召开一次敞心座谈会、举办一场荣退仪式、重温一遍入党誓词、结成一组帮扶对子,号召离任干部“传一传”经验、“帮一帮”业务、“带一带”路子、“扶一扶”新手。通过选聘乡村振兴专干、开发公益性岗位、协调创业贷款、提供技术支持等措施,妥善做好离任村(社区)干部安置工作。


“硬核机制”让村级事务“正常转”。全面细化交接内容、规范交接程序、强调交接纪律,采取清点固定资产、核对经济账单、移交各类印章、梳理工作清单,存档备案材料“五步交接法”,有效破解了“拍拍屁股走人”“新官不理旧账”等难题,保证离任干部交的清楚、接任干部接得明白。

“履职清单”让新任干部“加油干”。要求新任村(社区)干部结合疫苗接种、医保缴费、优生检查等当前主要工作开展一次政策宣讲,针对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等重点群体进行一次暖心慰问,围绕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农户改厕等民生项目办结一批实事好事,聚焦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提升等中心工作共绘一张规划蓝图。(柯可 初欢)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